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周旋
周无所住
周日明
周日灿
周日蕙
周日赞
周昂
周昉
周昌
周昌龄
周明仲
周昙
周星监
周星薇
周星誉
周星诒
周映清
周春
周昭
周是修
周昱
周晋
周晖
周普
周景
周景涛
周暕
周曙
周曾锦
周月尊
精选古诗
海上遇叔平
追悼叔平
怀人绝句十六首
怀人绝句十六首
怀人绝句十六首
怀人绝句十六首
怀人绝句十六首
怀人绝句十六首
古诗名句
悬知千岁人,人物此钟灵
圣池在何许,乃在仙山顶
云来白昼失,日照光夺镜
一脉潜通沧海匀,千流竞出溪涧分
兴云致雨泽枯槁,钟灵毓秀产至人
夜看月照云不起,朝见风来波亦止
任公不得暂垂钩,巢父安能频洗耳
灵源混混真圆融,妙用衮衮元无穷
查古诗
搜索
荆州吏
作者:
胡云飞
朝代:
当代
洞庭汉水围平陆,自古荆州天下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
诗句欣赏
MORE+
燕城自昔号多士,黉舍书声喧两庑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诸生结发守章句,五夜挑灯坐风雨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十年经传久钻研,一旦云霄共轩翥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张生蚤诵毛氏诗,不泥汉儒专训诂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郭生丱岁学爻象,三绝韦编感尼父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晋张二子业啖赵,颇知褒贬异衮斧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一经直笔重王正,三传阙疑存夏五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王郎曾窥孔壁书,古文鲁鱼参石鼓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苑生丁卯已策名,三载愿学心更苦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诸子同生圣明世,联镳共上春官部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黄河十月水无冰,高帆大舰鸣双橹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京师人才辐辏地,车马骈阗耀圭组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四夷万里玉帛朝,七旬两阶干羽舞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天人三策对大廷,忠孝百年事明主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白玉阶前集凤麟,黄金榜上题龙虎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锦衣遄归荣里闾,青史流芳照今古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老我尚蒙稽古力,岁縻廪粟知何补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圣恩浩荡天地宽,要使疲癃咸得所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朽壤犹能出芝菌,良材自可充梁柱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青云子幸成令名,白首我归老环堵
出处:
送郡庠诸贡士会试
作者:
童冀
朝代:
明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