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卞文载
卞斌
卞梦珏
卞梦钰
卞永吉
卞永誉
卞瑛
卞育
卞荣
卞裕
卞邦本
卞震
占城使臣
占谷堂
卢上铭
卢世㴶
卢九围
卢乾元
卢亘
卢从愿
卢仝
卢休
卢会龙
卢传霖
卢侗
卢储
卢僎
卢儒
卢元
卢元昌
精选古诗
题畦乐处士成趣园
题畦乐处士成趣园
题畦乐处士成趣园
题友松轩
题黄鹂图
辨诬代常山吴权作
古意二首寄邹参政济
古意二首寄邹参政济
古诗名句
何时弭棹苏台侧
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
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
凉欺羽扇,风生蕲竹,秋意渐满院落
商声又过梧桐井,还误剖瓜佳会,泛槎仙约
谩忆中庭儿女夜,几笑语、花楼欢乐
尚认得、织女桥边,半是旧乌鹤
何事明河影下,佳期如许,暗抱一襟离索
查古诗
搜索
数日来有蜂止予门框之隙,似欲据以筑巢者,予出入为其所螫,盖已三数,搔痒不置,戏作以解。越二三日,蜂乃徙去
作者:
卢青山
朝代:
当代
黄蜂何飞飞,飞飞振其羽
。
迁自山中木,栖我衡门柱。
托身虽微巢,匪力不能举。
一日来三四,再聚二十许。
自旦及乎暮,经营一何苦。
主人夫何人,山中老贫窭。
差能足衣食,未能起屋宇;公家借我居,欹侧亦可住。
旭出将佣工,启门招蜂怒。
追逐过三舍,螫我肩与肚。
痒痛自难当,丑肿人亦恶。
前日螫其一,昨日螫三五。
今日吾有谋,预置水一釜;泼水透门纱,群蜂四奔沮。
挟势遽尔出,其捷如饿虎。
回头笑问蜂:“此计颇佳否”?邻居指予言:“子果一迂腐。
只消灭蚊剂,或者火一炬;安必穷心力,与虫折樽俎”?自顾亦自失,呼蜂相告语:“岂力不能屠,抚心有愧怖。
与汝实相同,造物所哺乳。
求食求其居,亦不异我汝。
我欲乞我食,门遂不能堵;子欲安子居,遂必堵我户。
二难莫可析,惭予私自护。
请子更重迁,何处无嘉树?大运自茫茫,聚散古无据;子愿为吾邻,我感子肺腑;子别吾高飞,亦莫忘此遇”。
诗句欣赏
MORE+
閒到忘閒始是閒,閒中消得几葵山
出处:
葵山小睡次韵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曲肱枕断疏桐影,梦绕白龙池上还
出处:
葵山小睡次韵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无心可比白云閒,白云被风吹出山
出处:
葵山小睡次韵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道人肯比桃花水,流向人间更不还
出处:
葵山小睡次韵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春草杨敷曾醉处,秋风又拂长官衣
出处:
送刘程乡游玉台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黄云不是栖贤地,才到黄云便说归
出处:
送刘程乡游玉台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山花山鸟共谐嬉,山石危横步不知
出处:
葵山受诸持斋者拜戏作示之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笑领头陀称老宿,真成老子是婴儿
出处:
葵山受诸持斋者拜戏作示之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一泓何处泻天池,泡沫君看水面漦
出处:
次韵张别驾古劳望白龙池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若对昆崙修缺典,数篇休欠白龙诗
出处:
次韵张别驾古劳望白龙池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天地蜉蝣共始终,十年痴卧一无穷
出处:
睡起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道人试画无穷看,月在西岩日在东
出处:
睡起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几处龙光发夜函,画船信息满东南
出处:
候方伯东山刘先生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津头小吏殷勤报,坐爇炉香月底庵
出处:
候方伯东山刘先生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春日春风江漾沙,官船不发对山家
出处:
赠夏进士升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山杯一举山翁醉,笑点青藜数岸花
出处:
赠夏进士升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别乘官高上元簿,夫君英气盖东南
出处:
顾别驾欲人以号称不以官口号取笑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何须不学程明道,只要人称顾勉庵
出处:
顾别驾欲人以号称不以官口号取笑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勉庵别驾今相随,书法兼之盖亦宜
出处:
书称顾别驾勉庵别驾诗以博笑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若道是名皆外物,因君分别却生疑
出处:
书称顾别驾勉庵别驾诗以博笑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迁自山中木,栖我衡门柱。
托身虽微巢,匪力不能举。
一日来三四,再聚二十许。
自旦及乎暮,经营一何苦。
主人夫何人,山中老贫窭。
差能足衣食,未能起屋宇;公家借我居,欹侧亦可住。
旭出将佣工,启门招蜂怒。
追逐过三舍,螫我肩与肚。
痒痛自难当,丑肿人亦恶。
前日螫其一,昨日螫三五。
今日吾有谋,预置水一釜;泼水透门纱,群蜂四奔沮。
挟势遽尔出,其捷如饿虎。
回头笑问蜂:“此计颇佳否”?邻居指予言:“子果一迂腐。
只消灭蚊剂,或者火一炬;安必穷心力,与虫折樽俎”?自顾亦自失,呼蜂相告语:“岂力不能屠,抚心有愧怖。
与汝实相同,造物所哺乳。
求食求其居,亦不异我汝。
我欲乞我食,门遂不能堵;子欲安子居,遂必堵我户。
二难莫可析,惭予私自护。
请子更重迁,何处无嘉树?大运自茫茫,聚散古无据;子愿为吾邻,我感子肺腑;子别吾高飞,亦莫忘此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