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绍燕
王绎
王经
王结
王绘
王继勋
王继谷
王继香
王继鹏
王绩
王绮
王绰
王绳曾
王维
王维坤
王维宁
王维桢
王绶
王绹
王缄
王缙
王缜
王缵祖
王罙高
王羡门
王羲之
王羽
王翃
王翊
王翊龙
精选古诗
小秦王·三世蝶三首
蝶恋花二首
蝶恋花·山居七首
浣溪沙·安亭老人嘱和此调二首
卜算子二首
浣溪沙·荷九首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
古诗名句
苏卿仗汉节,十九岁华迁;管宁客辽东,亦阅十九年
还朝千古事,归国一身全
予独生不辰,家国两荒烟;飘零近廿载,仰止愧前贤!岂意避秦人,翻作楚囚怜!蒙头来故里,城郭尚依然;彷佛丁令威,魂归华表巅
有腼此面目,难为父老言;智者哀我辱,愚者笑我顽
或有贤达士,谓此胜锦旋
人生七尺躯,百岁宁复延!所贵一寸丹,可与金石坚
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查古诗
搜索
数日来有蜂止予门框之隙,似欲据以筑巢者,予出入为其所螫,盖已三数,搔痒不置,戏作以解。越二三日,蜂乃徙去
作者:
卢青山
朝代:
当代
黄蜂何飞飞,飞飞振其羽。
迁自山中木,栖我衡门柱。
托身虽微巢,匪力不能举。
一日来三四,再聚二十许。
自旦及乎暮,经营一何苦。
主人夫何人,山中老贫窭。
差能足衣食,未能起屋宇;公家借我居,欹侧亦可住。
旭出将佣工,启门招蜂怒。
追逐过三舍,螫我肩与肚
。
痒痛自难当,丑肿人亦恶。
前日螫其一,昨日螫三五。
今日吾有谋,预置水一釜;泼水透门纱,群蜂四奔沮。
挟势遽尔出,其捷如饿虎。
回头笑问蜂:“此计颇佳否”?邻居指予言:“子果一迂腐。
只消灭蚊剂,或者火一炬;安必穷心力,与虫折樽俎”?自顾亦自失,呼蜂相告语:“岂力不能屠,抚心有愧怖。
与汝实相同,造物所哺乳。
求食求其居,亦不异我汝。
我欲乞我食,门遂不能堵;子欲安子居,遂必堵我户。
二难莫可析,惭予私自护。
请子更重迁,何处无嘉树?大运自茫茫,聚散古无据;子愿为吾邻,我感子肺腑;子别吾高飞,亦莫忘此遇”。
诗句欣赏
MORE+
意气深投辖,声名起共舟
出处:
宗吕二牧复饮饯于嵩台书院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风江宜晚泊,云峤罢东游
出处:
宗吕二牧复饮饯于嵩台书院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一掩蓬蒿径,萧条桂树秋
出处:
宗吕二牧复饮饯于嵩台书院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一片陶泓质,曾经洗玉池
出处:
唐寅仲以李公麟瓦研见遗谢答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文章今日事,模范古人师
出处:
唐寅仲以李公麟瓦研见遗谢答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雨濯金星出,苔侵玉箸欹
出处:
唐寅仲以李公麟瓦研见遗谢答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连城何用假,投赠比琼枝
出处:
唐寅仲以李公麟瓦研见遗谢答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在室偏同气,当门偶自防
出处:
风汎崇兰图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祇怜幽谷性,莫叹后时芳
出处:
风汎崇兰图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作佩馨弥久,裁书叶正长
出处:
风汎崇兰图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佳期频怅望,南国有微霜
出处:
风汎崇兰图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故人遥拥传,炫服且还乡
出处:
杨祠部宅送陈玉叔之淮安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芳草经吴绿,清淮入海黄
出处:
杨祠部宅送陈玉叔之淮安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离襟分夜月,官烛照西堂
出处:
杨祠部宅送陈玉叔之淮安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祇益风尘梦,随君郢路长
出处:
杨祠部宅送陈玉叔之淮安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兵起黄河日,余归岭峤时
出处:
答吴明卿见寄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风波一失势,歧路转相悲
出处:
答吴明卿见寄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白鹿成长往,青云恐后期
出处:
答吴明卿见寄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罗浮故无恙,来把桂松枝
出处:
答吴明卿见寄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近戍津亭暗,遥村猎火孤
出处:
同欧桢伯梁思伯游西樵山夜宿浦口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迁自山中木,栖我衡门柱。
托身虽微巢,匪力不能举。
一日来三四,再聚二十许。
自旦及乎暮,经营一何苦。
主人夫何人,山中老贫窭。
差能足衣食,未能起屋宇;公家借我居,欹侧亦可住。
旭出将佣工,启门招蜂怒。
追逐过三舍,螫我肩与肚。
痒痛自难当,丑肿人亦恶。
前日螫其一,昨日螫三五。
今日吾有谋,预置水一釜;泼水透门纱,群蜂四奔沮。
挟势遽尔出,其捷如饿虎。
回头笑问蜂:“此计颇佳否”?邻居指予言:“子果一迂腐。
只消灭蚊剂,或者火一炬;安必穷心力,与虫折樽俎”?自顾亦自失,呼蜂相告语:“岂力不能屠,抚心有愧怖。
与汝实相同,造物所哺乳。
求食求其居,亦不异我汝。
我欲乞我食,门遂不能堵;子欲安子居,遂必堵我户。
二难莫可析,惭予私自护。
请子更重迁,何处无嘉树?大运自茫茫,聚散古无据;子愿为吾邻,我感子肺腑;子别吾高飞,亦莫忘此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