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董思凝
董思恭
董恂
董恢
董敦逸
董敬舆
董文
董文涣
董文甫
董文骥
董斯张
董新策
董旭
董昙
董晓山
董朴
董杞
董楷
董榕
董樵
董正官
董正扬
董武子
董沛
董法海
董淑贞
董渊
董潮
董澄镜
董烈
精选古诗
大港口
雪中渡河
过雁门有感
五花涧
过池阳三首
过池阳三首
过池阳三首
山行
古诗名句
谁能吊双影,无月不成三
十围便腹贮天真,谋道从来不计身
公业有田常乏食,陶潜无酒亦从人
异同更莫疑三语,饥饱终同寓一尘
待我南游载君去,扁舟归钓五湖春
簟纹如水帐如烟,一榻清风直万钱
困卧北窗呼不起,老夫风味也堪怜
清风终日自开帘,吏散空庭雀噪檐
查古诗
搜索
拜拉老妇诗
作者:
卢青山
朝代:
当代
“我固何所恶,折磨我至此”。
拜拉有老妇,此语发其齿。
当其髫丱时,父母膝下恣;谓此温馨窝,长保至于死。
岂意“困扰者”,大神雄名字;巨爪黑如夜,攫逐父母死。
瞢然不及泪,兄弟亦继是;迨及长成年,戚族无不死。
孑孑嫁孤身,托傍外族氏;巨爪犹不赦,一一追而至。
双鬓猝尔白,唯存一孙子。
抱孙置诸膝,泪下如河驶:“昔我倚膝人,无一免乎死。
今我膝上人,其必不可死”。
拥怀以相温,嚼饭以相饲;护理岂不密,其孙竟以死。
老妇复何为,泪亦枯而死。
“我欲问大神,此究何意思”。
褴褛为吾衣,拄杖助吾趾。
决然从此去,飘荡人间世。
一日过一村,一月一邦址。
“世界之尽极,必有路可指
。
指向大神居,我欲质此事:我究何犯汝,折磨我至此”。
世界极茫茫,安复有终始;旁人屡相悯:“何故飘不止”?“汝观汝国中,孰苦如我似?我欲问大神,彼究何意思”。
“汝苦昭日月,有眼谁不视。
汝亦视众生,孰不同乎子。
‘困扰者’踞顶,昌狂孰能制”。
“我有惑于神,不解不得死”。
长路无始终,人生有途次;惑者终自惑,死者终必死。
当其道死日,微语犹在齿;幽风茫然来,荡播乾坤里;代代传回声,永永无穷已:“我究何所为,折磨我至此”。
诗句欣赏
MORE+
黄犊虽可攫,弓矢茸茸翻足虞
出处:
牧犊行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乌哑哑,夜漫漫
出处:
乌夜啼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露滴梧桐金井寒
出处:
乌夜啼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明星历历河渐横,花摇月影动朱阑
出处:
乌夜啼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银箭金壶漏欲残,起傍纱窗泪自潺
出处:
乌夜啼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浮蘋风忽聚,沽酒向前汀
出处:
野泊阻风邂逅冯开阳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雾重涛翻黑,云生岸失青
出处:
野泊阻风邂逅冯开阳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沙鸥颠不下,渔棹冻俱停
出处:
野泊阻风邂逅冯开阳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惯历风波险,无烦问独醒
出处:
野泊阻风邂逅冯开阳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槛外寒梅树,春前每自荣
出处:
梅花落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芳香风并远,琼蕊雪争明
出处:
梅花落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梦逐罗浮月,愁闻羌笛声
出处:
梅花落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龙城消息断,春恨几年平
出处:
梅花落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寂寂长门夜,空阶月正侵
出处:
长门怨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泪将黄叶堕,愁并绿苔深
出处:
长门怨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大禁钟初歇,昭阳梦屡沉
出处:
长门怨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相如工作赋,谁为致黄金
出处:
长门怨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名山几载避尘氛,玄鹤青松得共群
出处:
别西樵山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载酒每邀乌利子,题诗常对紫云君
出处:
别西樵山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著书未遂藏山麓,丛桂犹怜护岭云
出处:
别西樵山
作者:
曾鸣雷
朝代:
明
拜拉有老妇,此语发其齿。
当其髫丱时,父母膝下恣;谓此温馨窝,长保至于死。
岂意“困扰者”,大神雄名字;巨爪黑如夜,攫逐父母死。
瞢然不及泪,兄弟亦继是;迨及长成年,戚族无不死。
孑孑嫁孤身,托傍外族氏;巨爪犹不赦,一一追而至。
双鬓猝尔白,唯存一孙子。
抱孙置诸膝,泪下如河驶:“昔我倚膝人,无一免乎死。
今我膝上人,其必不可死”。
拥怀以相温,嚼饭以相饲;护理岂不密,其孙竟以死。
老妇复何为,泪亦枯而死。
“我欲问大神,此究何意思”。
褴褛为吾衣,拄杖助吾趾。
决然从此去,飘荡人间世。
一日过一村,一月一邦址。
“世界之尽极,必有路可指。
指向大神居,我欲质此事:我究何犯汝,折磨我至此”。
世界极茫茫,安复有终始;旁人屡相悯:“何故飘不止”?“汝观汝国中,孰苦如我似?我欲问大神,彼究何意思”。
“汝苦昭日月,有眼谁不视。
汝亦视众生,孰不同乎子。
‘困扰者’踞顶,昌狂孰能制”。
“我有惑于神,不解不得死”。
长路无始终,人生有途次;惑者终自惑,死者终必死。
当其道死日,微语犹在齿;幽风茫然来,荡播乾坤里;代代传回声,永永无穷已:“我究何所为,折磨我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