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曼之
王曾
王曾斌
王曾翼
王月
王月山
王月浦
王月窗
王有元
王有初
王有大
王有德
王朗(仲英
王朝佐
王朝元
王朝清
王朴
王权
王李氏
王材任
王来
王杰
王松
王极
王析
王枞
王枟
王枢
王枳
王柏
精选古诗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嘉靖巳亥南巡歌用韵
嘉靖巳亥南巡歌用韵
袅袅旌?夹日来天南风净彩云开燕人马上过京洛问是谁家铜雀台
袅袅旌?夹日来天南风净彩云开燕人马上过京洛问是谁家铜雀台
袅袅旌?夹日来天南风净彩云开燕人马上过京洛问是谁家铜雀台
古诗名句
茅茨晓驱推书犊,瓜锄晚带巢冠乌
清门孙枝见隆楝,白云宰树皆连趺
画走那知六丁索,图出定有神明扶
石田先生上仙久,飘然八景来坐隅
焚香盥手再拂拭,袭以锦段红氍毹
荐陈家庙侑盏斝,夸燕宗尚㵲笙竽
传家信有万金产,识字不独分之无
他年会是大手笔,簪橐侍从仍操觚
查古诗
搜索
有所思
作者:
卢青山
朝代:
当代
有所思,乃在苍梧之古丘,洞庭之深池。
九嶷茫茫横天地,层崖崒嵂兮云参差。
意孤躯兮尚在,渺微粟于沧海兮谁能知。
君子之行,曰有期兮。
驾言未远,及秋移兮。
搴裳滞予,江之欹兮。
黄竹萧萧,当风披兮。
锡予以叶,信可依兮
。
迨叶之枯色亦死,洞庭长流流不止;迨流之竭洞庭空,倚竹泣泪斑成红;迨竹之斑锈而黑,迨黑之发摧以白;唯君子之言兮怅犹未息。
飘叶于水,逆溯而流。
爰乘此叶,唯君之求。
徘徊洄漾,道阻且悠。
纵漂以没,亦复何忧。
化予躯兮而为此洞庭之波,纷鼓荡兮无昼夜之偏颇。
深以下兮激潜渊,横以肆兮礴山阿。
或有至者观予何,使汝知兮予长思之未磨。
上而行微澜,及长江之源头。
下而炫狂涛,慄东海之巨舟。
无远弗届,终世不休。
趣汝舟兮使会乎情人,歼汝舵兮使猝然而中分;举汝上入乎青云,溺汝永堕乎冥阴;警汝斯世兮羌无圆美与固存。
维苍梧之崖兮无其终,洞庭之水兮何汹汹。
嗟予思兮,乃在不可知之鸿蒙;蹇予求兮,乃趁此不可必之飘风。
诗句欣赏
MORE+
亭外竹松供野色,云中鸡犬隔红尘
出处:
李海云先生小筑新丰同社雅集各赋
作者:
梁以杞
朝代:
明
樵歌归唱山坡晚,社酒传杯故旧亲
出处:
李海云先生小筑新丰同社雅集各赋
作者:
梁以杞
朝代:
明
谩说桃源风景异,花开长见万年春
出处:
李海云先生小筑新丰同社雅集各赋
作者:
梁以杞
朝代:
明
洞箫声动月明初,满地清霜一草庐
出处:
山中秋夜
作者:
刘志遁
朝代:
明
白鹤飞来鸣夜半,不知身在紫霞居
出处:
山中秋夜
作者:
刘志遁
朝代:
明
睢阳一死重山丘,庙食千年镇海陬
出处:
双忠庙
作者:
刘志遁
朝代:
明
完节在天应独付,英魂随地可同游
出处:
双忠庙
作者:
刘志遁
朝代:
明
萧萧落木阴风起,黯黯寒云杀气浮
出处:
双忠庙
作者:
刘志遁
朝代:
明
野老日来谈往事,犹疑作客过中州
出处:
双忠庙
作者:
刘志遁
朝代:
明
双庙岧峣不可攀,新祠高起并文山
出处:
三忠新庙
作者:
赵一诲
朝代:
明
三仁许国原同体,十载栖神共此间
出处:
三忠新庙
作者:
赵一诲
朝代:
明
俨见冠裳云际落,翻疑剑佩月中还
出处:
三忠新庙
作者:
赵一诲
朝代:
明
沁园况有留题在,续笔何人点半斑
出处:
三忠新庙
作者:
赵一诲
朝代:
明
练江萧洒净环城,凤去台空月自明
出处:
凤台凉月
作者:
郑质夫
朝代:
明
登览每乘秋日霁,咏歌常揖晚风清
出处:
凤台凉月
作者:
郑质夫
朝代:
明
香消篆火添云母,露湿琴书泻水晶
出处:
凤台凉月
作者:
郑质夫
朝代:
明
归客满身花竹影,恍疑人世是蓬瀛
出处:
凤台凉月
作者:
郑质夫
朝代:
明
踏破苍苔一径幽,昔时曾有八仙游
出处:
曲水流杯
作者:
郑质夫
朝代:
明
山中遗迹丹砂在,石罅通泉九曲流
出处:
曲水流杯
作者:
郑质夫
朝代:
明
清泚一窥毛发动,流霞半酌羽觞浮
出处:
曲水流杯
作者:
郑质夫
朝代:
明
九嶷茫茫横天地,层崖崒嵂兮云参差。
意孤躯兮尚在,渺微粟于沧海兮谁能知。
君子之行,曰有期兮。
驾言未远,及秋移兮。
搴裳滞予,江之欹兮。
黄竹萧萧,当风披兮。
锡予以叶,信可依兮。
迨叶之枯色亦死,洞庭长流流不止;迨流之竭洞庭空,倚竹泣泪斑成红;迨竹之斑锈而黑,迨黑之发摧以白;唯君子之言兮怅犹未息。
飘叶于水,逆溯而流。
爰乘此叶,唯君之求。
徘徊洄漾,道阻且悠。
纵漂以没,亦复何忧。
化予躯兮而为此洞庭之波,纷鼓荡兮无昼夜之偏颇。
深以下兮激潜渊,横以肆兮礴山阿。
或有至者观予何,使汝知兮予长思之未磨。
上而行微澜,及长江之源头。
下而炫狂涛,慄东海之巨舟。
无远弗届,终世不休。
趣汝舟兮使会乎情人,歼汝舵兮使猝然而中分;举汝上入乎青云,溺汝永堕乎冥阴;警汝斯世兮羌无圆美与固存。
维苍梧之崖兮无其终,洞庭之水兮何汹汹。
嗟予思兮,乃在不可知之鸿蒙;蹇予求兮,乃趁此不可必之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