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佑曾
王体健
王余佑
王作肃
王佩箴
王侃
王侑
王俊
王俊乂
王俊彦
王俊民
王信
王俦
王俭
王修龄
王倩
王偃
王傅
王储
王僧令
王僧佑
王僧孺
王僧达
王儒卿
王允中
王允执
王允持
王允皙
王元
王元俸
精选古诗
村居咏怀古迹八首
村居咏怀古迹八首
村居咏怀古迹八首
南楼与谢无量小饮明日赋别
访孙仲瑛兰园同至宋王台
仲瑛近日著粤风
濠江酒后读放翁诗擢为首句
和沈演公夜坐韵
古诗名句
龙女买色线,一夕绣可成
胡为两龙象,角吻同苍蝇
赋此觉蚩蚩,鉴之慎勿听
?嗽讥奇才,千金买辽海
铁翮睒秋空,鴐鹅百回败
云中作战场,韩彭鼓天外
谁家连钱骢,㧙拨黄尘起
千里一饭间,九州能有几
查古诗
搜索
醉中右手之茧忽脱,因赋《茧退》,未成而睡去。今夜复醉,乃睹残稿,更为补足
作者:
卢青山
朝代:
当代
先生中指第二节,上有老茧坚如铁。
我常自抚伤肌肤,龙泉来斫锋刃缺。
我亦岂忍加刀矛,此物与我连肉血。
况物虽小中无穷,贮我十八年岁月。
少年奔走何仓皇,一身所有唯尘囊。
来向山中结茅室,聊以佣工充胃肠。
日持扳手巡所守,高塔巨阀铸精钢。
其横者横竖者竖,万管纠结迷端详。
管中有汁毒难述,上奔下突谁能当。
唯我扳手如神使,顺旋逆转随其方。
或有钝阀不可敌,千敲万砸仍肩扛。
事馀坐地湿泥堕,肺中喘息惊嗥狼。
臂肿腰失不复问,况此小指生微疮。
积而渐往肌亦木,如疣如赘悬其旁。
书字僵不分撇捺,何论顿挫生抑扬。
我常自惜复自喜,此虽小害利无已。
人生所在唯衣食,有获安能无所弃。
一十八年未为长,矢将终老云溪里。
孰谓阴阳运无穷,一朝变起如惊风;吹我千里万里外,掷入朝市嚣尘中。
一客不识行抱影,一事不为坐抚胸。
以饮为夜梦为昼,此爪唯用捉杯盅。
日日乜斜昏双眼,髀肉突突垂尻闪;伊余姓氏不能知,馀者纷拿谁复管
。
今宵偶摸旧茧痕,随手剥脱鸡脱卵。
躬腰拾取惊且伤,始识流光不可挽;廿载生命真微尘,堕地竟无声可见。
起立萧窗深风来,夜雨茫茫自延展。
片肉犹然置掌心,寸心归翔忽已远。
诗句欣赏
MORE+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夜已三更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一阕悲歌泪暗零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趖西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出处:
采桑子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
我常自抚伤肌肤,龙泉来斫锋刃缺。
我亦岂忍加刀矛,此物与我连肉血。
况物虽小中无穷,贮我十八年岁月。
少年奔走何仓皇,一身所有唯尘囊。
来向山中结茅室,聊以佣工充胃肠。
日持扳手巡所守,高塔巨阀铸精钢。
其横者横竖者竖,万管纠结迷端详。
管中有汁毒难述,上奔下突谁能当。
唯我扳手如神使,顺旋逆转随其方。
或有钝阀不可敌,千敲万砸仍肩扛。
事馀坐地湿泥堕,肺中喘息惊嗥狼。
臂肿腰失不复问,况此小指生微疮。
积而渐往肌亦木,如疣如赘悬其旁。
书字僵不分撇捺,何论顿挫生抑扬。
我常自惜复自喜,此虽小害利无已。
人生所在唯衣食,有获安能无所弃。
一十八年未为长,矢将终老云溪里。
孰谓阴阳运无穷,一朝变起如惊风;吹我千里万里外,掷入朝市嚣尘中。
一客不识行抱影,一事不为坐抚胸。
以饮为夜梦为昼,此爪唯用捉杯盅。
日日乜斜昏双眼,髀肉突突垂尻闪;伊余姓氏不能知,馀者纷拿谁复管。
今宵偶摸旧茧痕,随手剥脱鸡脱卵。
躬腰拾取惊且伤,始识流光不可挽;廿载生命真微尘,堕地竟无声可见。
起立萧窗深风来,夜雨茫茫自延展。
片肉犹然置掌心,寸心归翔忽已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