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童瑄
童童
童翰卿
童蒙
童蒙吉
童观观
童轩
童邦直
童钰
童颐
端文
端方
端木国瑚
端木埰
端木百禄
端淑卿
端禅师
竹月道人
竹林吟叟
竹蓑笠翁
竺僧度
竺大本
竺昙林
竺法崇
笃世南
笋山刺史
笑掷震雷
符之恒
符兆纶
符子圭
精选古诗
黄莺儿四首
黄莺儿四首
黄莺儿四首
黄莺儿四首
初度自寿十三首
初度自寿十三首
初度自寿十三首
初度自寿十三首
古诗名句
卧病山城未解颦,新诗一喜一酸辛
青云论旧年年少,白发关心事事真
已自有珠贻汉浦,几时看剑合延津
乡园稍近无拘束,去就清时可细论
十道兵符事更新,少陵歌罢点行频
那知使者车前泪,转作君王笔底春
五岭可应任尉戍,三苗今是舜阶人
青灯促膝还思郢,愧杀囊封上紫宸
查古诗
搜索
三游洞得一壁,壁中陷缺,宽仅容躯,其间案椅宛然,馀则一败帚耳。予抚而爱之,以其可为碰壁之别斋也
作者:
卢青山
朝代:
当代
盘古之斧漫空挥,怪电狞神奔八极。
扬喉一斥惊沉雷,鸿蒙崩裂天地辟。
四顾大块横莽苍,川自东驰峰自立。
手抚长刃心茫然,更何所用此神力。
碰壁先生翩然来:我为我公得佳术;拊掌大笑指山河:规模虽具奇未必。
胡不更试屠龙功,一一雕镌臻其极?辟河之岸使之曲,断河之床使之泻巨瀑。
斫山或险峻或清圆,或极苍天或壑谷。
剖为溪涧披山肌,掘为怪洞洞山腹。
我既乐山复乐水,一日不得神怫郁。
乞公万变呈瑰琼,荡我心胸骇我目。
盘古长揖合十指:此行请自先生始。
为公破崖剜幽斋,将公投老栖有止。
寒光忽忽惊一舞,苍崖断剥溅星雨。
眼前石室如幻生,石案石椅形奇古。
三面皆立壁,可碰复可住。
一面空如天,下临山水府。
先生回首人安在,衣衫隐隐云深处。
天南地北游复游,陆离合沓不可收。
躯渐如山森崒嵂,心渐如水靡不适。
吁嗟足疲头亦皤,归住斋中避人迹。
以壁为裳地为床,餐翠岚兮煮白石
。
旦暮山鬼相扶持,老松为友云为客。
一朝化去扬劫灰,漫漫飘向水山隙。
水山得我生光华,水山失我黯颜色。
从此石斋神荒凉,藤垂苔覆风来蚀。
满山荆灌茁其姿,横眸一片苍苍碧。
东坡居士嗜古如痂斑,千年后向嵯峨攀。
剔木拂藤出旧迹,老壁老案皆摧残。
唯存败帚屋之角,想像当年洒扫之馀盘孤禅。
古人如此不可再,古斋落落将谁待?日暮怅立神孤寒,茫茫微雨回空山。
诗句欣赏
MORE+
鹊印清戎索,鹓班领缙绅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津门擎一柱,社稷倚□□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喉舌阶愈峻,度支绩转新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中外抢多务,南北共忧贫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大都商铢两,岂有粟红陈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简括匠心计,节缩总眉颦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叫阍杜鼠雀,握算廪军民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何以念松菊,□□想鲈莼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引年非洛社,高卧巳沧滨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岩云生佩剑,海月伴垂纶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徙倚丹经在,行吟绿绮亲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紫芝餐作饵,黄绮结为邻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野水横舟舰,物望属松筠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愿言高赤舄,珍重待蒲轮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赵嗣芳
朝代:
明
间气钟齐鲁,明公迈等伦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张有誉
朝代:
明
中朝推姱节,南国表儒绅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张有誉
朝代:
明
一自持筹日,偏劳报主身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张有誉
朝代:
明
篝灯咨帑绌,雪涕怅庚贫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张有誉
朝代:
明
脉络从来久,侵渔那可陈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张有誉
朝代:
明
军兴苦凋敝,肉食但吟呻
出处:
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作者:
张有誉
朝代:
明
扬喉一斥惊沉雷,鸿蒙崩裂天地辟。
四顾大块横莽苍,川自东驰峰自立。
手抚长刃心茫然,更何所用此神力。
碰壁先生翩然来:我为我公得佳术;拊掌大笑指山河:规模虽具奇未必。
胡不更试屠龙功,一一雕镌臻其极?辟河之岸使之曲,断河之床使之泻巨瀑。
斫山或险峻或清圆,或极苍天或壑谷。
剖为溪涧披山肌,掘为怪洞洞山腹。
我既乐山复乐水,一日不得神怫郁。
乞公万变呈瑰琼,荡我心胸骇我目。
盘古长揖合十指:此行请自先生始。
为公破崖剜幽斋,将公投老栖有止。
寒光忽忽惊一舞,苍崖断剥溅星雨。
眼前石室如幻生,石案石椅形奇古。
三面皆立壁,可碰复可住。
一面空如天,下临山水府。
先生回首人安在,衣衫隐隐云深处。
天南地北游复游,陆离合沓不可收。
躯渐如山森崒嵂,心渐如水靡不适。
吁嗟足疲头亦皤,归住斋中避人迹。
以壁为裳地为床,餐翠岚兮煮白石。
旦暮山鬼相扶持,老松为友云为客。
一朝化去扬劫灰,漫漫飘向水山隙。
水山得我生光华,水山失我黯颜色。
从此石斋神荒凉,藤垂苔覆风来蚀。
满山荆灌茁其姿,横眸一片苍苍碧。
东坡居士嗜古如痂斑,千年后向嵯峨攀。
剔木拂藤出旧迹,老壁老案皆摧残。
唯存败帚屋之角,想像当年洒扫之馀盘孤禅。
古人如此不可再,古斋落落将谁待?日暮怅立神孤寒,茫茫微雨回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