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芮辉
芮麟
花仲胤
花仲胤妻
花杰
花梦月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徐氏
芹庵
苍书叔父
苏㝢
苏万国
苏世让
苏为
苏云卿
苏亦堪
苏京
苏仲
苏仲及
苏伯玉妻
苏伯衡
苏佩
苏元老
苏元鼎
苏先
苏兴祥
苏兴裔
苏凌然
苏十能
苏升
精选古诗
夜宿黄塘驿
过东华寺故址
虔州看春
长日
舟中漫兴
寄放生社诸子
南昌元旦
赠小尼师
古诗名句
万人海,独听荒城鼓,恨欢事天远
回眼,蓬莱三浅,苦茂陵秋老,青鬓先换
西北高楼起,雕檐外,窥人多少莺燕
钿车麝展,正画堂重理丝管
及听到啼乌,谁惜取,寸心怨
锦江春事少,草堂无恙,苦吟人杳
殢酒看花,休计近来愁抱
回首西园赋笔,空梦里珠香萦绕
查古诗
搜索
十月二十二肖呼往为彼斫树
作者:
卢青山
朝代:
当代
十月佳秋午始过,我下零点巢棉衾。
肖子冲门雷破壁,拽我如虎啖稚羚。
塞我手中刀与斧,颇云“大难须子临。
山中古木搀天立,子不欲试运风斤”?大笑书生手如笔,将以弱女充将军。
结束蜂腰并蚊足,开张虎步犹螳行。
蚊欲负山螳挡辙,虽不足力聊雄心。
天空柔碧汪春水,緺云摇曳生空灵。
一雁依回去复顾,和风如酒吹微醺。
此时不出天将耻,黑甜何物值迷沉。
伐木难于斫山骨,长刀十砍入一分。
细视才如洞衣服,残皮略见白肌身。
手茧骨折恼且笑,欲抛钝铁坐抚膺。
砉然众呼惊山动,骇然树倒如山崩。
百年生命忍相诀,一朝绝叫万山应。
批桠断首出挺拔,怒干虽死气犹腾。
架子之肩托我臂,败履绽裤冲棘荆。
颇如巨蟒行丛草,两侧浩荡树披分。
出山如出不明夜,上路轻如御风泠。
返而复往竟几许,心不能记力已倾。
道旁卧草燃烟吸,快若夸父赴海奔。
泥芬细细香透腑,风来沁沁凉生津
。
我已欲瘫子何如,九十为半愈艰辛。
相将起立拔山重,再驱老骥竟飞轮。
忽忆儿时邻妇语:“在家如死出亦能”。
诗句欣赏
MORE+
并是断绳千尺井,大家无计挽银瓶
出处:
尽社咏留春者并函寄复赋二首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金刚百子寸绒排,携向丛林忏始开
出处:
金刚子珠串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梵底波涛生海壁,须根琥珀映鳌腮
出处:
金刚子珠串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珠遗象罔收非一,棘取猴么鐀尽来
出处:
金刚子珠串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最好可师无臂挂,飘然推下讲经台
出处:
金刚子珠串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深巷双门夹道隈,烟云斜日倚楼台
出处:
四山楼诗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檐扉四面空中启,山翠千重囱里来
出处:
四山楼诗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小座客临看易满,匝帘鸟下绕能回
出处:
四山楼诗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却言月夜宜清啸,秋半应知上几回
出处:
四山楼诗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曹吏分符夜正中,传餐破敌曙初红
出处:
友人索赠刘府公以剿寇受赏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经营聊试材官技,赏赐先归指示功
出处:
友人索赠刘府公以剿寇受赏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乡里徵兵连岁尽,郡边临海一潮通
出处:
友人索赠刘府公以剿寇受赏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眼前世事谁长策,此日东南独倚公
出处:
友人索赠刘府公以剿寇受赏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瑶池宝箓授长生,九十聊占上寿成
出处:
会稽训吴先生母九十出册索题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就禄官衙随地往,承欢綵服几回更
出处:
会稽训吴先生母九十出册索题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筵中巳觉留春住,烛下犹能记夜行
出处:
会稽训吴先生母九十出册索题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自喜当年曾教子,白头亲得见传经
出处:
会稽训吴先生母九十出册索题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羽觞荐寿俨瑶台,况复人从函谷来
出处:
推府韩公生日友人索赠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两度关门占紫气,几年仙吏住蓬莱
出处:
推府韩公生日友人索赠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官庭草树宜春日,法座星辰接上台
出处:
推府韩公生日友人索赠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肖子冲门雷破壁,拽我如虎啖稚羚。
塞我手中刀与斧,颇云“大难须子临。
山中古木搀天立,子不欲试运风斤”?大笑书生手如笔,将以弱女充将军。
结束蜂腰并蚊足,开张虎步犹螳行。
蚊欲负山螳挡辙,虽不足力聊雄心。
天空柔碧汪春水,緺云摇曳生空灵。
一雁依回去复顾,和风如酒吹微醺。
此时不出天将耻,黑甜何物值迷沉。
伐木难于斫山骨,长刀十砍入一分。
细视才如洞衣服,残皮略见白肌身。
手茧骨折恼且笑,欲抛钝铁坐抚膺。
砉然众呼惊山动,骇然树倒如山崩。
百年生命忍相诀,一朝绝叫万山应。
批桠断首出挺拔,怒干虽死气犹腾。
架子之肩托我臂,败履绽裤冲棘荆。
颇如巨蟒行丛草,两侧浩荡树披分。
出山如出不明夜,上路轻如御风泠。
返而复往竟几许,心不能记力已倾。
道旁卧草燃烟吸,快若夸父赴海奔。
泥芬细细香透腑,风来沁沁凉生津。
我已欲瘫子何如,九十为半愈艰辛。
相将起立拔山重,再驱老骥竟飞轮。
忽忆儿时邻妇语:“在家如死出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