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刘本杰
刘本沛
刘权之
刘松苓
刘果
刘果实
刘果远
刘某
刘树堂
刘树屏
刘树棠
刘格
刘桢
刘梁嵩
刘梁桢
刘梦予
刘梦才
刘梦求
刘梦熊
刘梦符
刘梦芙
刘梦赐
刘棐
刘棠
刘棨
刘植
刘楚英
刘概
刘榛
刘模
精选古诗
赠裕之
秋怀
和伯玉食蒿酱韵
复次韵二首
复次韵二首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
古诗名句
渐别青春慨,欲换林泉胎
久无正衣惯,疏懒放形骸
瓮贮养生米,菜蔬自手栽
粗识三千字,无余丁点财
偶得山猪肉,时共野人杯
不羡马援革,颇赏林逋梅
渐得禅机理,无使垢灵台
精铓百炼世间寥,倚马文思才气饶
查古诗
搜索
挽辞
作者:
伯昏子
朝代:
当代
邛崃高兮,横看岷山雪。
锦城炤兮,远眺岷江月。
古域悠悠兮,谓敷土刊木而留禹穴。
忽群鹤尽飞去兮,真宰未有一言说。
玉垒浮云兮,西巘之下。
有骚人之乡兮,今犹歌其大雅。
牛羊盘桓其阪兮,羌笛弥坰野。
堪优游卒岁兮,天何其又不假。
崇峻訇然开兮,溪谷顿竭。
哀黎元之无辜兮,若蝼蚁而旋灭。
际天葱茏,咸化蛇虺兮,噬人而饮血。
六龙拟驰驾兮,奈何阻其列缺。
天地雺兮,而独开人性之光。
纵叆叇荒墟之下兮,生命亦正翱翔。
慈心虽有若微露者兮,聚则可使恣肆汪洋。
十亿之人,荷戈披甲兮,同禦国殇。
魂兮,固难挽兮,万卉摧折
。
若川腾潎而永逝兮,惟留不绝之冷香清冽。
料彼幽冥之路遥兮,听潜蛟而吟悲切。
犹落红之不肯轻坠地兮,风中荡而哽咽。
后土其谁怒之兮,乱石如流。
既造物复毁弃之兮,昔抟作乃何由。
俱匆匆而赴广漠之无何有兮,将何求。
梦栩栩而诚难解兮,涕泗难收。
噫吁嚱,当立一丰碑兮,万千逝者如金之大名,于玆深锲。
虽薄命兮,其真神可永絜。
复筑高台于彼侧畔兮,供登以吊阅。
上所思兮,惟皎洁超拔之岷山雪。
上所望兮,惟圆融朗照之岷江月。
诗句欣赏
MORE+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东山归东山,东山今益高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荆薪煮白石,心逸亡身劳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清风不用买,明月时可招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今日靖节翁,何必仍姓陶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雅志在山水,所至辄搜奇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君山十二峰,高深孰似之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一峰留一月,周游岁为期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山花与山鸟,相熟亦相思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东山有耆叟,古貌复古心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古人不在今,今孰为知音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解冠挂神武,归来卧山林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白云似相逆,英英起前岑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白日未云暮,青春先独归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采兰以为佩,采荷以为衣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钓鱼不设饵,况复为钓矶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鸥鸟与公狎,知公本无机
出处: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琴操古且澹,殊无悦耳声
出处:
月下丝桐为阎大参作下二首同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所以世俗人,纷纷喜秦筝
出处:
月下丝桐为阎大参作下二首同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锦城炤兮,远眺岷江月。
古域悠悠兮,谓敷土刊木而留禹穴。
忽群鹤尽飞去兮,真宰未有一言说。
玉垒浮云兮,西巘之下。
有骚人之乡兮,今犹歌其大雅。
牛羊盘桓其阪兮,羌笛弥坰野。
堪优游卒岁兮,天何其又不假。
崇峻訇然开兮,溪谷顿竭。
哀黎元之无辜兮,若蝼蚁而旋灭。
际天葱茏,咸化蛇虺兮,噬人而饮血。
六龙拟驰驾兮,奈何阻其列缺。
天地雺兮,而独开人性之光。
纵叆叇荒墟之下兮,生命亦正翱翔。
慈心虽有若微露者兮,聚则可使恣肆汪洋。
十亿之人,荷戈披甲兮,同禦国殇。
魂兮,固难挽兮,万卉摧折。
若川腾潎而永逝兮,惟留不绝之冷香清冽。
料彼幽冥之路遥兮,听潜蛟而吟悲切。
犹落红之不肯轻坠地兮,风中荡而哽咽。
后土其谁怒之兮,乱石如流。
既造物复毁弃之兮,昔抟作乃何由。
俱匆匆而赴广漠之无何有兮,将何求。
梦栩栩而诚难解兮,涕泗难收。
噫吁嚱,当立一丰碑兮,万千逝者如金之大名,于玆深锲。
虽薄命兮,其真神可永絜。
复筑高台于彼侧畔兮,供登以吊阅。
上所思兮,惟皎洁超拔之岷山雪。
上所望兮,惟圆融朗照之岷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