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何熙绩
何燮
何献科
何玉瑛
何琇
何琪
何琬
何瑭
何瑶英
何瑾
何璧
何甫
何白
何盛斯
何真
何福坤
何福骏
何称
何筹斋
何籀
何絜
何约
何纮
何绍基
何绎
何经愉
何绛
何继高
何维柏
何维棣
精选古诗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古诗名句
年少声名君籍甚,浅才何敢作衙官
满路流莺送客轺,匡庐山色望中遥
朱门何处堪糊口,白发逢人反折腰
月下歌声虚竹径,天涯离恨记花朝
知君此去经彭泽,陶令高风未寂寥
寻声疑自普陀来,又赠杨枝海上回
缁衲折芦初地去,白衣成果普门开
数千里路看飞锡,五十三参送善财
查古诗
搜索
东轩老人河山形胜图
作者:
赵秉文
朝代:
金
太虚匠流峙,造化谁胚胎。
洪荒万万古,至今馀劫灰。
黄河发昆崙,匣怒不敢乖。
初经龙门天下险,势如万顷纳一杯。
桃花浪激不得上,凡鱼几曝鳞与腮。
下趋神脽如地底,终古不到轩辕台。
蒲津沈沈卧虹影,铁牛驾浪输黄能。
千里一曲复一曲,倾山倒岳不复回。
巨灵运东肘,首华为崩摧。
茅津济师想胜槩,搔首北望令心哀。
万派赴集津,鼓声如会垓。
神斧忽中断,镵凿何年开。
崖倾路断飞鸟绝,轻舟一箭浮天来。
篙师绝叫未及瞬,回望已失云涛堆。
但见两崖苍苍半天外,三门斗落如惊雷。
擘窠大字谁所铭,高山百尺磨苍崖。
庙前刘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
东轩先生生长三晋地,回视韩魏空浮埃
。
想像旧游处,落笔如山颓。
胸中元自有河山,写出胜槩何壮哉。
馀波到诸郎,直气淩斗魁。
况复文章妙天下,睥睨晁张颦苏梅。
竹帛如山不经国,安用江鲍称诗才。
刘夫子,我有一杯酒,浇汝胸崔嵬。
呜呼圣道久榛塞,孟氏辟路诛蒿莱。
诸儒辛苦补罅漏,未见巨手如排淮。
后生索涂方擿埴,虽有耳目如婴孩。
祝君颓波作砥柱,驱入圣海无津涯。
刘夫子,深藏十袭作龟鉴,先君此图吁可怀。
诗句欣赏
MORE+
恍觉台高爽气多,更看天近祥云见
出处:
赐游西苑诗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壮哉此景天下奇,此身何幸亲见之
出处:
赐游西苑诗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天恩旷荡锡宴乐,玉酒满酌黄金卮
出处:
赐游西苑诗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圣皇仁明尽诚孝,四海生民安德教
出处:
赐游西苑诗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微臣欣得预兹游,际遇升平何以报
出处:
赐游西苑诗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瞻依日月拜九天,寸心感激惟惓惓
出处:
赐游西苑诗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永歌天保廑祝颂,圣寿皇图万万年
出处:
赐游西苑诗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韶光融融丽晴昊,万汇昭苏春正好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圣皇孝敬出宸衷,恭奉慈舆谒陵庙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方今六合皆同春,圣皇大德沾被均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诚由圣母秉至仁,天心悦鉴人欢忻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翠华晨发随凤辇,香飘蔼蔼祥云绚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平原广路净纤埃,夹道嵩呼纷舞抃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引望二陵松柏路,雾敛云开待皇辂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粢盛丰备礼有仪,对越之诚存永慕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陵前旋驾仍徐徐,陵旁蔀屋多民居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洪恩锡赉何稠叠,山童野叟皆欢娱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孝诚上格神灵喜,甘雨应时沾远迩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圣母怡愉感帝心,臣庶蒙恩均拜赐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我皇圣德恊天机,圣母洪福与天齐
出处:
随驾谒长陵献陵
作者:
杨荣
朝代:
明
洪荒万万古,至今馀劫灰。
黄河发昆崙,匣怒不敢乖。
初经龙门天下险,势如万顷纳一杯。
桃花浪激不得上,凡鱼几曝鳞与腮。
下趋神脽如地底,终古不到轩辕台。
蒲津沈沈卧虹影,铁牛驾浪输黄能。
千里一曲复一曲,倾山倒岳不复回。
巨灵运东肘,首华为崩摧。
茅津济师想胜槩,搔首北望令心哀。
万派赴集津,鼓声如会垓。
神斧忽中断,镵凿何年开。
崖倾路断飞鸟绝,轻舟一箭浮天来。
篙师绝叫未及瞬,回望已失云涛堆。
但见两崖苍苍半天外,三门斗落如惊雷。
擘窠大字谁所铭,高山百尺磨苍崖。
庙前刘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
东轩先生生长三晋地,回视韩魏空浮埃。
想像旧游处,落笔如山颓。
胸中元自有河山,写出胜槩何壮哉。
馀波到诸郎,直气淩斗魁。
况复文章妙天下,睥睨晁张颦苏梅。
竹帛如山不经国,安用江鲍称诗才。
刘夫子,我有一杯酒,浇汝胸崔嵬。
呜呼圣道久榛塞,孟氏辟路诛蒿莱。
诸儒辛苦补罅漏,未见巨手如排淮。
后生索涂方擿埴,虽有耳目如婴孩。
祝君颓波作砥柱,驱入圣海无津涯。
刘夫子,深藏十袭作龟鉴,先君此图吁可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