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李序
李应
李应兰
李应廌
李应春
李应泌
李应炅
李应熙
李应祯
李应莘
李应诏
李庚
李度
李庭
李庭芝
李庶
李康伯
李康年
李康成
李庸
李廉访
李廌
李廓
李延兴
李延大
李延年
李延永
李延陵
李廷仪
李廷彦
精选古诗
过石鼓庙
答泰和朱仰溟秀才
季冬望过蕉溪
移甥李清江
次惠州野吏陈文公韵
次陈雪崖壁间韵
种兰山人
心泉别号
古诗名句
淘尽胸中闲块垒,开襟郎朗现灵台
百川东走谁能障,今日昌黎安在哉
有泪合流红海去,似愁都涌白山来
飞潜无主文鳐苦,升谪随天赤凤哀
汉武秦皇休更恼,神州灵药久蒿莱
飙轮流转为谁忙,野趣风怀各莽苍
插岸晴帆鹰翅白,粘天寒月虎眉黄
乱山无主仍沉睡,冷眼看人强敛光
查古诗
搜索
四言诗·祭母文
作者:
毛泽东
朝代:
近现代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擘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诗句欣赏
MORE+
岂忘开路心,永念金台筑
出处:
追和元诚拊髀思颇牧之作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嗟君发轫初,矢志在沟渎
出处:
追和元诚拊髀思颇牧之作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何必据鞍人,此意千秋独
出处:
追和元诚拊髀思颇牧之作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男儿愧手中,安能死岩谷
出处:
追和元诚拊髀思颇牧之作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男儿许国意如何,一剑长应十载磨
出处:
虏儆烽传步谢韶石廉宪约冯尔韬勤王之作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每见辕驹皆局促,敢同轩鹤共婆娑
出处:
虏儆烽传步谢韶石廉宪约冯尔韬勤王之作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渑池此日看冯奋,门限他年喜谢过
出处:
虏儆烽传步谢韶石廉宪约冯尔韬勤王之作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自愧单骑安可附,且从棋墅听清歌
出处:
虏儆烽传步谢韶石廉宪约冯尔韬勤王之作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天道还应格七旬,徒从事后感时新
出处:
虏儆已息偕尔韬书怀寄广昌令宋尔孚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我无竹马酬儿辈,君有梅花付邑人
出处:
虏儆已息偕尔韬书怀寄广昌令宋尔孚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长铗歌鱼空太息,角巾折雨倍逡巡
出处:
虏儆已息偕尔韬书怀寄广昌令宋尔孚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谁能郁郁终居此,此意惟堪向尔申
出处:
虏儆已息偕尔韬书怀寄广昌令宋尔孚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古人不可见,循吏亦已远
出处:
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试为左右容,阿墨何相反
出处:
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陵迟叔季日,毁誉俱混混
出处:
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岂不贵循良,谁甘露愊悃
出处:
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岁计或有馀,背憎多朝噂
出处:
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是以巧宦情,趋末不趋本
出处:
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时心日竞驰,之子气深稳
出处:
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自从海邦来,怀抱终恳恳
出处:
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擘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