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姚长煦
姚阳元
姚雨春
姚雪初
姚雪垠
姚霓
姚青蛾
姚颐
姚颖
姚飞熊
姚驾龙
姚鹄
姚鹏
姚鹏图
姚鹓雏
姚鼐
姜㝢节
姜一洪
姜个翁
姜书阁
姜仲谦
姜任修
姜军
姜可生
姜夔
姜大吕
姜大庸
姜大民
姜子羔
姜安节
精选古诗
飞飞汝灵
少年游
唐多令
少年舟
临行夜不寐,作此别所居
予别肖健,相期不作诗。盖相知廿年,自识其在心者;况有诗不能留,徒触其在中肠者,无诗亦足别,未害其在中肠者乎。迨临行之夜,乃终食言而书此短章二首
予别肖健,相期不作诗。盖相知廿年,自识其在心者;况有诗不能留,徒触其在中肠者,无诗亦足别,未害其在中肠者乎。迨临行之夜,乃终食言而书此短章二首
行日留别卢智晖
古诗名句
遥睇层峰高,平地是交战
流水为谁哀,呜咽相迎饯
架石束飞涛,结庐枕幽谷
缥渺紫翠间,孤松立双鹤
主人坐清阴,候我渡溪曲
盘涡抟落花,茶烟出幽竹
相对淡忘言,月明山下宿
江波展素月,好风吹衣巾
查古诗
搜索
送冯竺僧之差荆州
作者:
范天烈
朝代:
近现代
江天日月跳丸走,英雄别离一杯酒。
海内论交能几人,信陵平原非无偶。
我家遥临巴子国,几度欲归归不得。
茫茫江湖寄闲身,昂头四顾天地窄。
乘风破浪在何时,几辈中流曾击楫。
感君孤愤同王郎,拔剑起舞露光芒。
沉吟俯仰无今古,抑郁谁诉此衷肠。
相逢大笑忘名姓,同舟一夜不闻问。
顿触羁愁写诗怀,各道家山秦与晋。
君向荆州我向蜀,连日旷望曲江曲。
回顾不见君山青,年年空怨湘水绿。
与君再会定何年,一曲阳关声断续。
枉道不才明主弃,豪杰愁无用武地。
朝中虚设大好官,犹屈梅褔吴门吏。
君不见,食客弹铗赋归来。
狡兔能掘三窟坏。
又不见,大树将军何壮哉,功成画像在云台。
君家多才何负国,偏教郁郁困蒿莱。
感君磊落怀,爱君侠烈气
。
思君古别离,赠君长相忆。
昨日随君出汉皋,今日送君到沙市。
吁嗟乎,男儿豪气贯长虹,旋转乾坤掌握中。
昊天胡为如此醉,时将磨炼挫其雄。
人生七尺伟躯体,目尽风尘无余子。
愿君随时爱景光,吾亦请从此逝矣。
诗句欣赏
MORE+
放逐南还孺子乡,扣舷谁与泛沧浪
出处:
和韵答傅彦武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有怀采药寻方士,无复联班侍紫皇
出处:
和韵答傅彦武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夜雨桐花当户落,春风兰茝隔帘香
出处:
和韵答傅彦武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读书未了平生志,深愧云林卧石床
出处:
和韵答傅彦武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明月芦花被,秋云槲叶衣
出处:
渔樵问答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相逢两相契,谈笑坐忘归
出处:
渔樵问答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粲粲珠玑服,娟娟玉雪姿
出处:
为百华寺竹峰上人题梅四首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东风庾岭路,春色在南枝
出处:
为百华寺竹峰上人题梅四首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老树馀生意,疏花发故枝
出处:
为百华寺竹峰上人题梅四首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平生心铁石,正在岁寒时
出处:
为百华寺竹峰上人题梅四首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仙子六铢衣,翩翩月下归
出处:
为百华寺竹峰上人题梅四首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洞箫吹紫玉,春色醉如泥
出处:
为百华寺竹峰上人题梅四首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劲节傲风霜,出花粲琼玉
出处:
为百华寺竹峰上人题梅四首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春满九霞觞,罗浮新酒熟
出处:
为百华寺竹峰上人题梅四首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玉笥诸峰翠接天,鹤汀凫渚近相连
出处:
山水小景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老翁日暮不归去,钓得槎头缩项鳊
出处:
山水小景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一夜春雷动石泉,桃花新涨已连天
出处:
达泉图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幽人悟得朝宗理,兴在滔滔百折前
出处:
达泉图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姑射仙人玉佩环,琼箫和月上青鸾
出处:
题墨梅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素衣不受缁尘染,留与江南岁晏看
出处:
题墨梅
作者:
练子宁
朝代:
明
海内论交能几人,信陵平原非无偶。
我家遥临巴子国,几度欲归归不得。
茫茫江湖寄闲身,昂头四顾天地窄。
乘风破浪在何时,几辈中流曾击楫。
感君孤愤同王郎,拔剑起舞露光芒。
沉吟俯仰无今古,抑郁谁诉此衷肠。
相逢大笑忘名姓,同舟一夜不闻问。
顿触羁愁写诗怀,各道家山秦与晋。
君向荆州我向蜀,连日旷望曲江曲。
回顾不见君山青,年年空怨湘水绿。
与君再会定何年,一曲阳关声断续。
枉道不才明主弃,豪杰愁无用武地。
朝中虚设大好官,犹屈梅褔吴门吏。
君不见,食客弹铗赋归来。
狡兔能掘三窟坏。
又不见,大树将军何壮哉,功成画像在云台。
君家多才何负国,偏教郁郁困蒿莱。
感君磊落怀,爱君侠烈气。
思君古别离,赠君长相忆。
昨日随君出汉皋,今日送君到沙市。
吁嗟乎,男儿豪气贯长虹,旋转乾坤掌握中。
昊天胡为如此醉,时将磨炼挫其雄。
人生七尺伟躯体,目尽风尘无余子。
愿君随时爱景光,吾亦请从此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