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危涴
危稹
危素
危西麓
危进
危骖
卿云
厉元吉
厉同勋
厉寺正
厉德斯
厉志
厉文翁
厉玄
厉鹗
厍狄履温
原勋
去奢
去非
双庆
双林大士
双涧
双渐
叔孙玄观
叔正
受庆龙
古之奇
古公鲁
古成之
古文集
精选古诗
环翠楼歌
送僧净皓书童正思所作诗序后
送铁佛寺益公了庵朝京游浙
送蔡士廉舍人奔讣还四明
送奉祠王良佐奔讣还兖城
送奚仲瑛进士服阕朝京
望云思亲图
竹林书屋
古诗名句
平津高阁已成丘,一道寒泉万木秋
秘器尽□□□□,□□□禁故恩留
碑题黄绢门人撰,草积青箱汉使收
非是羊□□□□,□□□涕洒西州
古来开阁自平津,几见功成得奉身
逸老特蒙优诏赐,乞骸何用屡书陈
东都饮饯辞供帐,南驿乘符速去轮
归到宜春酒应熟,散金惟欲会乡人
查古诗
搜索
凯庐主人康晓峰以沈石田山水卷嘱题为赋柏梁体五十韵以应之
作者:
石维岩
朝代:
近现代
钱塘江与秦皇山,飞入凯庐之堂前。
堂上忽生九点烟,堂下中喷百道泉。
矫首回顾眼为穿,暂休还动心茫然。
岂有彩笔如修椽,何代何人能写焉?谓真山水言非偏,君曰乃明沈石田。
五老不足穷渺绵,三湘殊难画洄沿。
飞来一丹化万千,苕溪兰溪蛇蜿蜒。
紫霞山头霞欲燃,万松岭顶松凌天。
白云红树争绵绵,朱栏翠壁斗娟娟。
小桥浮梁左而旋,欹峰侧岛盘且连。
有二三子异时贤,或口吴歌脚敲舷。
或办布袜青行缠,或壮驱驴老忘先。
或书声敌秋声坚,亦有游山翩翩联。
亦有活水将茶煎,更有渔竿弄潺湲,更有农具耸双肩。
子桑鸣琴散天边,惊起渊底蛟龙眠。
子真结屋谷口巅,一壑髣髴半山专。
点缀毫末不弃捐,娈化开阖尤雄妍
。
周去人间五百年,舍周外谁天机全?倪黄吴王不可传,李成往矣遑郑虔。
后有图者徒戋戋,那得杭州及秦川?君得此图无一钱,辗转来自米家船。
漫笑与周有宿缘,此图犹人脱拘挛。
可作遨游地行仙,否则聊参画室禅。
君谓画法玄乎玄,我不识画天应怜,拉杂书之我其颠。
诗句欣赏
MORE+
独爱渊明冲淡趣,不将崎崛骇诗人
出处:
苦吟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朝苦吟诗暮苦吟,苦吟却恐被诗淫
出处:
苦吟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吟成字字皆粗拙,惭愧成周雅颂音
出处:
苦吟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东风花事已离披,绣出天然一段奇
出处: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彷佛灯笼媚妃子,当时不遣潞公知
出处: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花神有意媚春天,种种珍奇色色妍
出处: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莫道霜台无著处,便同莲座供金仙
出处: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妆点都来属化工,几多异品错青红
出处: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休嗟回首随流水,悟得禅家色是空
出处: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万草千花次第开,园官收拾锦成堆
出处: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韶华一去真如梦,却向王维画里来
出处:
锦积堆为许季升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万年翠色绕蓬莱,尽是先皇手自栽
出处:
万㮤金阙图为许季升都宪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此日明堂须八柱,郁然双阙倚天开
出处:
万㮤金阙图为许季升都宪题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酴醾潋滟泛觥船,谩说金壶酒似泉
出处:
与客赏花予独不饮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洞口有花应解笑,独醒正自愧时贤
出处:
与客赏花予独不饮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紫抺红遮正恼人,可堪随水逐轻尘
出处:
看花吟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閒来识得天机在,看到梅花未破春
出处:
看花吟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四面青山作近邻,松阴茅屋静无尘
出处:
题画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萧然有客推窗坐,谁识閒人是道人
出处:
题画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九月霜清柿叶稀,芦花深处见渔矶
出处:
题画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堂上忽生九点烟,堂下中喷百道泉。
矫首回顾眼为穿,暂休还动心茫然。
岂有彩笔如修椽,何代何人能写焉?谓真山水言非偏,君曰乃明沈石田。
五老不足穷渺绵,三湘殊难画洄沿。
飞来一丹化万千,苕溪兰溪蛇蜿蜒。
紫霞山头霞欲燃,万松岭顶松凌天。
白云红树争绵绵,朱栏翠壁斗娟娟。
小桥浮梁左而旋,欹峰侧岛盘且连。
有二三子异时贤,或口吴歌脚敲舷。
或办布袜青行缠,或壮驱驴老忘先。
或书声敌秋声坚,亦有游山翩翩联。
亦有活水将茶煎,更有渔竿弄潺湲,更有农具耸双肩。
子桑鸣琴散天边,惊起渊底蛟龙眠。
子真结屋谷口巅,一壑髣髴半山专。
点缀毫末不弃捐,娈化开阖尤雄妍。
周去人间五百年,舍周外谁天机全?倪黄吴王不可传,李成往矣遑郑虔。
后有图者徒戋戋,那得杭州及秦川?君得此图无一钱,辗转来自米家船。
漫笑与周有宿缘,此图犹人脱拘挛。
可作遨游地行仙,否则聊参画室禅。
君谓画法玄乎玄,我不识画天应怜,拉杂书之我其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