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舜禅师
船窗
良乂
良人
良琦
良诚
良震
色他哈
色桐岩
艾丑
艾元徵
艾可叔
艾可翁
艾性夫
艾申
艾畅
芍印
芙蓉古丈夫 毛女
芝麻李
芮复传
芮挺章
芮毓
芮烨
芮煇
芮熊占
芮辉
芮麟
花仲胤
花仲胤妻
花杰
精选古诗
小重山
甘草子
点绛唇
浪淘沙
浪淘沙·渝州秋夜
忆王孙
浣纱溪
锦堂春
古诗名句
登临一笑成今昔,弹剑酣歌愧尔曹
晓望铜龙辟曙辉,曳裾趋候掖垣扉
西山云雾开黄甸,北阙星辰护紫微
地迥遥瞻天仗肃,时平惊说羽书飞
腐儒通籍惭何补,拟献甘泉愿转违
献岁星轺出汉京,南中鸟道入云平
遥经迁史浮湘处,肯让文翁化蜀名
恋阙梦悬春署月,登高诗满夜郎城
查古诗
搜索
送华阳王绶荃大令回山左并寄荣成孙佩南山长
作者:
李超琼
朝代:
近现代
锦官城东故人面,别十四年不相见。
南风六月吹吴船,一笑连宵共清宴。
灯前注视须眉苍,颇怪容颜都改变。
浮沉僚底等飘零,豪气未除时隐现。
忆昔逢君正少年,碧鸡坊前春服炫。
草绿千门任醉游,槐黄几度追文战。
矮屋功名得意难,掉头那惜飞劳燕。
我从京国更饥驱,雪窖冰天闲踏遍。
投戈又上公车门,长安花好空留恋。
是时君亦赋出山,随牒将之邹鲁甸。
宣南病起送君行,歌罢骊驹浑瞀眩。
从兹南北各分驰,泰岱风云劳企羡。
昨朝越海和吹埙,归帆路入吴门便。
惠然肯挟清风来,坐冷藤阴谈未倦。
君积年资在东鲁,鹾政茭防深历练。
双凫偶听梁父吟,去思可入循良传。
贤劳卓著不矜伐,坐看时髦争鹗荐。
我于民社虽藉手,祗惭赋性成迂狷。
未能巨室结新欢,敢期速化希时彦。
为君扼腕复自怜,生世方知官独贱。
蹉跎人事送流光,两鬓霜痕如集霰。
便思学剑作飞行,不然学仙亦轻倩。
胡为局促同辕驹,鞭饲由人自惊颤。
诸葛之井君故庐,石船之居我乡县。
山中人兮傥见招,轻舟更溯都江堰
。
归欤正复无多求,田三五顷书千卷。
闭门蔬粥清且闲,杞忧涤尽寻欢忭。
问君此计然不然,宦海茫茫谁我援。
留君不住重踟蹰,西北风吹帆一片。
东归倘或遇兴公,为道遂初思共擅。
诗句欣赏
MORE+
物色先春好,星光拂曙稀
出处:
元日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古今呼吸里,默默对清晖
出处:
元日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世态森矛戟,官屯是命屯
出处:
送祝照府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怜君动归思,老我倍伤神
出处:
送祝照府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蹈险思忠国,投闲为爱身
出处:
送祝照府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九峰丹灶在,去炼玉池津
出处:
送祝照府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阴极阳初复,机微帝实临
出处:
冬至次顾洞阳韵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玉衡宵渐短,凤吹兴难任
出处:
冬至次顾洞阳韵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浑噩羲黄世,希微太古音
出处:
冬至次顾洞阳韵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茫茫炎海上,谁识顾和心
出处:
冬至次顾洞阳韵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世望重三山,三年海屿间
出处:
送林节推见泉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鱼喁怜涸泽,犀照夜愁澜
出处:
送林节推见泉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冰鉴清秋彻,桁杨白昼闲
出处:
送林节推见泉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奏功金阙曙,喜色上龙颜
出处:
送林节推见泉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使轺离索久,窗户入凄凉
出处:
霜节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场圃淩霜筑,宾鸿何处翔
出处:
霜节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越裳天伐寝,兰畹国馨扬
出处:
霜节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咫尺雷阳地,闲赓白雪章
出处:
霜节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野老长生诀,翛然异羽流
出处:
颐贞轩为龙孔锡题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鼎亨白石烂,庭撼碧湖秋
出处:
颐贞轩为龙孔锡题
作者:
钟芳
朝代:
明
南风六月吹吴船,一笑连宵共清宴。
灯前注视须眉苍,颇怪容颜都改变。
浮沉僚底等飘零,豪气未除时隐现。
忆昔逢君正少年,碧鸡坊前春服炫。
草绿千门任醉游,槐黄几度追文战。
矮屋功名得意难,掉头那惜飞劳燕。
我从京国更饥驱,雪窖冰天闲踏遍。
投戈又上公车门,长安花好空留恋。
是时君亦赋出山,随牒将之邹鲁甸。
宣南病起送君行,歌罢骊驹浑瞀眩。
从兹南北各分驰,泰岱风云劳企羡。
昨朝越海和吹埙,归帆路入吴门便。
惠然肯挟清风来,坐冷藤阴谈未倦。
君积年资在东鲁,鹾政茭防深历练。
双凫偶听梁父吟,去思可入循良传。
贤劳卓著不矜伐,坐看时髦争鹗荐。
我于民社虽藉手,祗惭赋性成迂狷。
未能巨室结新欢,敢期速化希时彦。
为君扼腕复自怜,生世方知官独贱。
蹉跎人事送流光,两鬓霜痕如集霰。
便思学剑作飞行,不然学仙亦轻倩。
胡为局促同辕驹,鞭饲由人自惊颤。
诸葛之井君故庐,石船之居我乡县。
山中人兮傥见招,轻舟更溯都江堰。
归欤正复无多求,田三五顷书千卷。
闭门蔬粥清且闲,杞忧涤尽寻欢忭。
问君此计然不然,宦海茫茫谁我援。
留君不住重踟蹰,西北风吹帆一片。
东归倘或遇兴公,为道遂初思共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