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蒯希逸
蒯文伟
蒯贞干
蒲公
蒲宗孟
蒲寿宬
蒲映渌
蒲松龄
蒲瀛
蒲秉权
蒲道源
蒲里翰
蓉湖女子
蓝乔
蓝仁
蓝元威
蓝千秋
蓝启肃
蓝奎
蓝守柄
蓝方
蓝智
蓝涟
蓝润
蓝田道人
蓝秀才(朝鲜
蓝谏矾
蓝采和
蓝鼎元
蓟北处士
精选古诗
司空潘公行水徐泗间订余晤语淮上适黄河阻风不及赴约辄因使者报谢四章
司空潘公行水徐泗间订余晤语淮上适黄河阻风不及赴约辄因使者报谢四章
过观察金公故居有感
余为五岳之怀旧矣丙子冬将以计偕北上适少参王公自秦中过访为余剧谈莲花玉女之胜且出诸登览作见示恍然如曳杖从公游憩太华绝顶者不胜飞动之思辄赋七言律四章
余为五岳之怀旧矣丙子冬将以计偕北上适少参王公自秦中过访为余剧谈莲花玉女之胜且出诸登览作见示恍然如曳杖从公游憩太华绝顶者不胜飞动之思辄赋七言律四章
余为五岳之怀旧矣丙子冬将以计偕北上适少参王公自秦中过访为余剧谈莲花玉女之胜且出诸登览作见示恍然如曳杖从公游憩太华绝顶者不胜飞动之思辄赋七言律四章
余为五岳之怀旧矣丙子冬将以计偕北上适少参王公自秦中过访为余剧谈莲花玉女之胜且出诸登览作见示恍然如曳杖从公游憩太华绝顶者不胜飞动之思辄赋七言律四章
初至都下康裕卿李惟寅胡文父何仁仲朱汝修过访
古诗名句
乾坤悬一缕,徒剩觅春心
昨夜风吹雪,骚骚正二更
初飞曾有响,久听似无声
雀噪晨光现,人疑月色生
开门迷出路,但见乱枝横
群雁南飞日,孤舟北渡前
风波殊异路,会见待他年
尔自随阳去,吾宁向冷迁
查古诗
搜索
读扬子江歌
作者:
李祁
朝代:
近现代
扬子江歌十三首,首首追随扬子走。
总歌之后起吴淞,滚滚奔腾初出口。
西上江阴第一重,炮台兀据江能封。
金焦帆影联翩过,明月扬州岂易逢。
建康千古无情地,称帝称王真若戏。
试上台城望后湖,湖波冉冉挑诗思。
芜湖自是稻花香,九派浔阳势莫当。
小姑名与彭郎伴,应有梅花岛上香。
洞庭浩瀚群流聚,冬日风涛尤可怖。
孟杜题诗今尚存,湖滨前有诗人住。
包君所记至此止,安得有终并有始。
其馀七首应更奇,剑峡夔门更险巇。
况乎诸葛与杜甫,诗人名相世之仪。
当日此歌一出皆欢喜,不胫而走数千里。
江南才子手自裁,蜿蜒一往如江水。
六十年前年少郎,有谁不唱长长长。
尔时我年方六七,亦同学习乐洋洋。
想像江山似图画,佳名络绎如珠挂。
一别长江今廿年,寂寞何人温旧话。
偶逢故侣重相集,十忆二三相挹挹。
朅来更爱樊城美,蓬岛三山难与比。
雄浑飘渺两相兼,朝看暮对无时已。
三楹小屋傍烟霞,浪说而今自有家。
辛勤还学灌园叟,恼看杂草喜开花
。
今宵忽读扬子歌,悲欢间作意无那。
心惊一角巴陵句,瞿然梦觉忽生魔。
临风无泪可挥弹,惆怅难平百感攒。
何日扬舲上扬子,看遍青青江上山。
诗句欣赏
MORE+
二雏羽翼长,一去无遗音
出处:
容圭挽诗三首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母哀二雏小,中夜哀莫任
出处:
容圭挽诗三首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感此骨肉别,悄然伤我心
出处:
容圭挽诗三首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萧萧暮色起,脉脉春江深
出处:
容圭挽诗三首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百年会有尽,泪下雍门琴
出处:
容圭挽诗三首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容氏多兄弟,西良此白眉
出处:
容圭挽诗三首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源源来讲席,稍稍树头篱
出处:
容圭挽诗三首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行可乡人敬,心惟我辈知
出处:
容圭挽诗三首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临危仆且至,忍死待斯须
出处:
容圭挽诗三首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神往气自随,氛氲觉初沐
出处:
观自作茅笔书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圣贤一切无,此理何由瞩
出处:
观自作茅笔书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调性古所闻,熙熙兼穆穆
出处:
观自作茅笔书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耻独不耻独,茅锋万茎秃
出处:
观自作茅笔书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有草人不识,弃之等蒿莱
出处:
益母草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时来见任使,到口生风雷
出处:
益母草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溲也佐未足,益以蜜与醅
出处:
益母草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生者得其养,死者无遗胎
出处:
益母草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岐黄开本草,夭札人所哀
出处:
益母草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一物具一周,神功不可猜
出处:
益母草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佳名夙所慕,广济真天才
出处:
益母草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总歌之后起吴淞,滚滚奔腾初出口。
西上江阴第一重,炮台兀据江能封。
金焦帆影联翩过,明月扬州岂易逢。
建康千古无情地,称帝称王真若戏。
试上台城望后湖,湖波冉冉挑诗思。
芜湖自是稻花香,九派浔阳势莫当。
小姑名与彭郎伴,应有梅花岛上香。
洞庭浩瀚群流聚,冬日风涛尤可怖。
孟杜题诗今尚存,湖滨前有诗人住。
包君所记至此止,安得有终并有始。
其馀七首应更奇,剑峡夔门更险巇。
况乎诸葛与杜甫,诗人名相世之仪。
当日此歌一出皆欢喜,不胫而走数千里。
江南才子手自裁,蜿蜒一往如江水。
六十年前年少郎,有谁不唱长长长。
尔时我年方六七,亦同学习乐洋洋。
想像江山似图画,佳名络绎如珠挂。
一别长江今廿年,寂寞何人温旧话。
偶逢故侣重相集,十忆二三相挹挹。
朅来更爱樊城美,蓬岛三山难与比。
雄浑飘渺两相兼,朝看暮对无时已。
三楹小屋傍烟霞,浪说而今自有家。
辛勤还学灌园叟,恼看杂草喜开花。
今宵忽读扬子歌,悲欢间作意无那。
心惊一角巴陵句,瞿然梦觉忽生魔。
临风无泪可挥弹,惆怅难平百感攒。
何日扬舲上扬子,看遍青青江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