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李自中
李自郁
李至
李致远
李舒
李舜弦
李舜臣
李良年
李良柱
李良臣
李艾
李节
李节度姬
李芬
李芮
李花开
李芳
李芳远
李芸子
李芾
李苞
李若川
李若拙
李若水
李若琳
李若璞
李若虚
李若谷
李英
李茂
精选古诗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登山示诸生用前韵
一川亭为高明杨上舍题四首
古诗名句
大妇如罗浮,中妇如西湖
小妇如阳朔,年华二八初
倾城谁不顾,渺渺独愁余
君声呜咽不须吞,北望茫茫旧战原
但见山河增白骨,谁凭诗酒酹忠魂
一尊更续前游乐,万死难忘故国恩
我亦忧时悲愤客,赠君今日欲无言
高居上帝闭重阍,孰向沙场作九原
查古诗
搜索
自感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末明初
父母生我时,爱如掌上珠
。
襁褓辟寒暑,乳哺随所须。
周岁会言语,大小相引呼。
摇头却梨栗,行行不须扶。
三年离怀抱,已知亲与疏。
相揖识进退,应对无嗫嚅。
五六渐精爽,气貌与众殊。
怡怡浴仁化,喜听论之乎。
八龄入小学,一一随范模。
厌睹诡谲行,不读非圣书。
宗族惊我异,父母悯我孤。
宾客皆回头,指为汗血驹。
长大怀刚肠,明学循良图。
硕画决自必,不以迂腐拘。
愿秉忠义心,致君尚唐虞。
欲使天下民,还淳洗嚣虚。
声施勒金石,以显父母誉。
此志竟萧条,衣冠混泥涂。
蹭蹬三十秋,靡靡如蠹鱼。
归耕无寸田,归牧无寸刍。
羁逆泛萍梗,望云空叹吁。
世俗鄙我微,故旧嗤我愚。
赖有父母慈,倚门复倚闾。
我心苦凄戚,我情痛郁纡。
山林竞蛇虺,道路喧豺貙。
荒林落日阴,羞见反哺乌。
乌鸟有如此,吾生当何如?
诗句欣赏
MORE+
有如戒前车,必戒浅近起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又如戒履霜,渐者戒之理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戒色既在壮,戒得亦在已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所以伯禹戒,卫武亦戒矣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而我不严戒,戒心荡无涘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从此戒作师,承戒如承祀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相彼喧啾鸟,犹知择所止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胡为万物灵,生死醉梦里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无以小害大,乃善学孟子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况彼颠狂药,能令人怒喜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戒之不立盟,左袒何由起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古井汲不乾,乱丝急难理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所以鲁中叟,教人先治己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及时不自力,老大徒悲矣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天道本恶盈,川流有涯涘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纵饮以败德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顾不念宗祀
出处: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我生三十九,半在燕京走
出处:
弘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大雪二十九日寅止正月三日晚又雪至十六日或雪或止惟十五日尤异其雪花大者约广二三寸长亦如之见者莫不惊骇余时奉命在镇是日雨水节寒如冬至沿河冻合舟不能行屋檐积雪弥月不消不知天道竟何如也感而有作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不见京师冬,有此雨雪久
出处:
弘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大雪二十九日寅止正月三日晚又雪至十六日或雪或止惟十五日尤异其雪花大者约广二三寸长亦如之见者莫不惊骇余时奉命在镇是日雨水节寒如冬至沿河冻合舟不能行屋檐积雪弥月不消不知天道竟何如也感而有作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而况润之地,江南京之口
出处:
弘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大雪二十九日寅止正月三日晚又雪至十六日或雪或止惟十五日尤异其雪花大者约广二三寸长亦如之见者莫不惊骇余时奉命在镇是日雨水节寒如冬至沿河冻合舟不能行屋檐积雪弥月不消不知天道竟何如也感而有作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襁褓辟寒暑,乳哺随所须。
周岁会言语,大小相引呼。
摇头却梨栗,行行不须扶。
三年离怀抱,已知亲与疏。
相揖识进退,应对无嗫嚅。
五六渐精爽,气貌与众殊。
怡怡浴仁化,喜听论之乎。
八龄入小学,一一随范模。
厌睹诡谲行,不读非圣书。
宗族惊我异,父母悯我孤。
宾客皆回头,指为汗血驹。
长大怀刚肠,明学循良图。
硕画决自必,不以迂腐拘。
愿秉忠义心,致君尚唐虞。
欲使天下民,还淳洗嚣虚。
声施勒金石,以显父母誉。
此志竟萧条,衣冠混泥涂。
蹭蹬三十秋,靡靡如蠹鱼。
归耕无寸田,归牧无寸刍。
羁逆泛萍梗,望云空叹吁。
世俗鄙我微,故旧嗤我愚。
赖有父母慈,倚门复倚闾。
我心苦凄戚,我情痛郁纡。
山林竞蛇虺,道路喧豺貙。
荒林落日阴,羞见反哺乌。
乌鸟有如此,吾生当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