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李膺仲
李自中
李自郁
李至
李致远
李舒
李舜弦
李舜臣
李良年
李良柱
李良臣
李艾
李节
李节度姬
李芬
李芮
李花开
李芳
李芳远
李芸子
李芾
李苞
李若川
李若拙
李若水
李若琳
李若璞
李若虚
李若谷
李英
精选古诗
秦淮忆旧
秦淮忆旧
庚午元日题画
夏夜
乙丑九月拟清湘老法并题
燕京春晚晓起看牡丹
题画水仙
读子建兄虫鱼印偶成
古诗名句
书从七略能穷讨,字向三仓有秘传
倚醉漫夸文举客,长贫忍挟退之钱
纵令相见无饶润,去后那能不可怜
紫气充闾瑞不孤,为夸英物重呱呱
天门累送麒麟石,海国双辉老蚌珠
同岁也堪名达适,及秋争指字之无
但教汤饼频频会,何必论功始见呼
娄子城头生暮烟,坐深争爱月娟娟
查古诗
搜索
星际梦
作者:
宗远崖
朝代:
近现代
少小不愿拘寻常。
中岁辄发少年狂。
昨朝偶读但丁曲。
夜梦便作星际航。
地心引力何足道。
乘驾火箭恣翱翔。
须臾飞出太阳系。
直入银河环带之中央。
银河明且长。
回看来处何茫茫。
地球无影迹。
皎日为星光。
我行如电齐光速
。
天体隐现殊纷忙。
人间异景亦多有。
谁见流星梭织成文章。
流星如雨满衣裳。
我身灿灿如朝阳。
诸天人类惊呼唤。
忽有飞船出我旁。
眷然相顾见情意。
言语不通口各张。
口语何如手语强。
以手表意无相妨。
我问三千大千世界今何似。
渠谓河里河外星球多战场。
球上疆域倘未泯。
战争之事谁能忘。
语犹未尽逝已远。
心欲追之身在床。
愿穷星海探真理。
笑看朝晖照屋梁。
诗句欣赏
MORE+
帝力喜闻歌壤父,圣明今已颂天王
出处:
赠陈集生太史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愿言泽畔凌云笔,莫向湘累续九章
出处:
赠陈集生太史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数肘幽居绿满盈,阶前百草日欣荣
出处:
刘觐国方伯以密娱轩索诗赋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亚枝玉树花争发,斛水朱鳞饵不惊
出处:
刘觐国方伯以密娱轩索诗赋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千古周旋宁作我,一时礼法亦从卿
出处:
刘觐国方伯以密娱轩索诗赋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焚香扫地无馀事,独向缥缈觅旧盟
出处:
刘觐国方伯以密娱轩索诗赋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白头月旦喜经题,远别新知意转凄
出处:
何龙友太史还朝以出山诗见示余既次韵答赠陈集生太史复即事赋别余又次韵同赋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共说天南威凤起,却怜江北杜鹃啼
出处:
何龙友太史还朝以出山诗见示余既次韵答赠陈集生太史复即事赋别余又次韵同赋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玄黄莫问群龙战,函盖还须只手提
出处:
何龙友太史还朝以出山诗见示余既次韵答赠陈集生太史复即事赋别余又次韵同赋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忆我丝纶曾共掌,凭君一讯旧金闺
出处:
何龙友太史还朝以出山诗见示余既次韵答赠陈集生太史复即事赋别余又次韵同赋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数尺冰壶千尺雪,五经腹笥九经潭
出处:
何龙友太史还朝以出山诗见示余既次韵答赠陈集生太史复即事赋别余又次韵同赋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虚席黄扉思远道,舛门朱履尽奇男
出处:
何龙友太史还朝以出山诗见示余既次韵答赠陈集生太史复即事赋别余又次韵同赋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争看据地旋双袖,何事同曹惜一簪
出处:
何龙友太史还朝以出山诗见示余既次韵答赠陈集生太史复即事赋别余又次韵同赋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既醉且歌罍有耻,独醒休问醴为甘
出处:
何龙友太史还朝以出山诗见示余既次韵答赠陈集生太史复即事赋别余又次韵同赋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乘桴已草观涛赋,问水非寻汎海装
出处:
舟次海珠寺即事寄怀宝安同社诸君子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江上梦魂空恋阙,人间鬼儡尽登场
出处:
舟次海珠寺即事寄怀宝安同社诸君子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停云欲作重游客,倚棹还思旧醉乡
出处:
舟次海珠寺即事寄怀宝安同社诸君子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已半春光且教驻,为迟花国老平章
出处:
舟次海珠寺即事寄怀宝安同社诸君子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为市江鱼荐叵罗,忽惊水鸟起盘涡
出处:
清明日东还宿黄木湾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夜晴晓月窥人近,野阔寒星接地多
出处:
清明日东还宿黄木湾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中岁辄发少年狂。
昨朝偶读但丁曲。
夜梦便作星际航。
地心引力何足道。
乘驾火箭恣翱翔。
须臾飞出太阳系。
直入银河环带之中央。
银河明且长。
回看来处何茫茫。
地球无影迹。
皎日为星光。
我行如电齐光速。
天体隐现殊纷忙。
人间异景亦多有。
谁见流星梭织成文章。
流星如雨满衣裳。
我身灿灿如朝阳。
诸天人类惊呼唤。
忽有飞船出我旁。
眷然相顾见情意。
言语不通口各张。
口语何如手语强。
以手表意无相妨。
我问三千大千世界今何似。
渠谓河里河外星球多战场。
球上疆域倘未泯。
战争之事谁能忘。
语犹未尽逝已远。
心欲追之身在床。
愿穷星海探真理。
笑看朝晖照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