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竹月道人
竹林吟叟
竹蓑笠翁
竺僧度
竺大本
竺昙林
竺法崇
笃世南
笋山刺史
笑掷震雷
符之恒
符兆纶
符子圭
符昭远
符曾
符蒙
符载
符锡
笪重光
答里麻
简楫
简济川
简温其
简知遇
简耀
简载道
简钧培
管世铭
管同
管向
精选古诗
二月二十七日醉往华容寻薛为宏,车过洞庭湖,出立轮渡看水。记十一年前初过此水往君山,尝作诗,怅焉更赋
是日至五田中学寻老薛,数年不见,苍然老矣。赋赠三首
是日至五田中学寻老薛,数年不见,苍然老矣。赋赠三首
是日至五田中学寻老薛,数年不见,苍然老矣。赋赠三首
次日起,将归云溪,见纸笔在桌,痒而试之,随手写此十首
次日起,将归云溪,见纸笔在桌,痒而试之,随手写此十首
次日起,将归云溪,见纸笔在桌,痒而试之,随手写此十首
次日起,将归云溪,见纸笔在桌,痒而试之,随手写此十首
古诗名句
近游虽屡愆,撰杖必我待
生涯俱露车,横流接沧海
散原匡庐归,逌然万物表
石城凛难留,北行在旦晓
我虽思朔风,身为南枝鸟
荒荒海水飞,定巢愿殊小
翁行陟翠微,及见初雪皎
雪消出残照,鳷鹊耀木杪
查古诗
搜索
浣砚歌
作者:
单人耘
朝代:
近现代
昔我徘徊深巷北,买此端溪一片石。
归来濡笔作山水,风雨满窗苍烟湿。
墨华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
始惊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识。
中心润美气舒舒,边缘裂缺层层渍。
既无头角显峥嵘,又无文字见朴质。
默不言兮唯臆对,茫然不知何代物。
岂是女娲补天时,体非五色遂弃置。
抑是文山歌正气,身无玉带难提掖
。
恐是苌弘千载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丽幻云霞,夜夜呜咽神鬼泣。
鸟欲衔之东填海,屹然不动徒叹息。
从兹精怪渐泯灭,冥顽浑噩堕尘籍。
问石石不言,若言当曰“否,君之秉性诚云厚,君之所见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长吉警语玄机漏。
吾乃天上绛石仙,云海苍茫遨宇宙。
闻君诗句吐烟霞,飘至人间为君寿。
佐君笔墨期酣饱,示君法相戒驰骤。
石破天惊造意奇,陆离光怪枝华茂。
或则蕴藉耐摩挲,琴温剑冷风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体,中边妙理参能透。
参能透,子可图。
勉吾子,莫负吾。
虽无虫蛀纹,宋诗刻露误晚村。
又无鹧鸪斑,散公老去手半残。
更无鸲鹆眼,微凹犹贮水清浅: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砺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为贵。
矜伐攻心心憔悴,聪明反被聪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
止诗止画止憎爱,缄默如汝应百岁。
何为夜半作长歌,思潮汹涌竟无寐。
诗句欣赏
MORE+
诗成意萧飒,不是赋悲秋
出处: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未向墉城去,閒游桂海间
出处: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绮霞垂綵袖,香雾染新鬟
出处: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不是望夫石,非同倚市颜
出处: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惟看明月下,幽意似相关
出处: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缥缈三峰外,峨峨峰上峰
出处: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未尝烦汉禅,更幸免秦封
出处: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拔地东溟秀,摩天南戒宗
出处: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中宵即见日,天外尚疏钟
出处: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不尽邗沟水,微茫日夜流
出处:
广陵邗沟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潮连扬子渡,烟接海门秋
出处:
广陵邗沟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树影浮荒堞,蝉声到客舟
出处:
广陵邗沟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兴亡无限意,落木共悠悠
出处:
广陵邗沟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遗镞闻耕叟,登台伤客心
出处:
广陵弩台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初烟扶岸上,片雨隔溪深
出处:
广陵弩台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往事随芳草,秋风生远林
出处:
广陵弩台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南朝一沟水,呜咽到如今
出处:
广陵弩台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水调新声尽,池荒遍绿苔
出处:
广陵九曲池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晚云疏远树,野色上高台
出处:
广陵九曲池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径草閒能碧,篱花寒未开
出处:
广陵九曲池怀古
作者:
张萱
朝代:
明
归来濡笔作山水,风雨满窗苍烟湿。
墨华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
始惊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识。
中心润美气舒舒,边缘裂缺层层渍。
既无头角显峥嵘,又无文字见朴质。
默不言兮唯臆对,茫然不知何代物。
岂是女娲补天时,体非五色遂弃置。
抑是文山歌正气,身无玉带难提掖。
恐是苌弘千载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丽幻云霞,夜夜呜咽神鬼泣。
鸟欲衔之东填海,屹然不动徒叹息。
从兹精怪渐泯灭,冥顽浑噩堕尘籍。
问石石不言,若言当曰“否,君之秉性诚云厚,君之所见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长吉警语玄机漏。
吾乃天上绛石仙,云海苍茫遨宇宙。
闻君诗句吐烟霞,飘至人间为君寿。
佐君笔墨期酣饱,示君法相戒驰骤。
石破天惊造意奇,陆离光怪枝华茂。
或则蕴藉耐摩挲,琴温剑冷风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体,中边妙理参能透。
参能透,子可图。
勉吾子,莫负吾。
虽无虫蛀纹,宋诗刻露误晚村。
又无鹧鸪斑,散公老去手半残。
更无鸲鹆眼,微凹犹贮水清浅: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砺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为贵。
矜伐攻心心憔悴,聪明反被聪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
止诗止画止憎爱,缄默如汝应百岁。
何为夜半作长歌,思潮汹涌竟无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