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伍诰
伍辑之
伍馀干
伍骥
伏挺
伏牛小师
伏知道
伏系之
会稽女郎
伟岸翁
传慧
传正
伦以训
伦以诜
伦以谅
伦大礼
伦应祥
伦文
伦文叙
伯夷
伯昏子
伯颜
伯颜(子中
伯麟
伶人
住山僧
何
何□
何万选
何万里
精选古诗
上巳前十日微雪夜酌石巢示熊伯子桧仲子柏季子椿司马心开原籍蜀泸避乱寓楚三子两母一泸一蕲时生陟屺之叹诗以慰之
阶生仲阶两表弟归自秣陵时母舅以司成郎移北御史中丞务携九表弟北上阶生兄弟挈家南归过予皖寓予招同三祖寺集一日便归岭
阶生仲阶两表弟归自秣陵时母舅以司成郎移北御史中丞务携九表弟北上阶生兄弟挈家南归过予皖寓予招同三祖寺集一日便归岭
陈大将军以牧别仅一年闻其上书乞随熊大司马西征诏未许明年解兵归白下阻风安庆寓石巢二日
安庆己卯元日
过兴都方仁植抚军中丞时护显陵宿重兵于郢闻予与熊三郎至遣骑相逆诗以投赠
将出皖留别杨六符沈乃功唐圣俞徐誉星黄位两薛浮阳汪当世诸先生时予将入襄归粤
初至襄阳与熊心开总理夜话
古诗名句
露冕星光遥动邺,褰帷雪色欲飞秦
柏梁台殿抽毫处,年少谁当属和人
牙旌初入豫章台,绣钺俄看灞上开
把袂云霞匡续去,飞书河岳巨灵来
公馀雁塔谁高倡,客满龙门孰上才
寂莫汉庭迁史宅,遗踪一为问蒿莱
绛帐遥趋大国风,悬腰双剑拂长虹
旋收骏骨过秦市,尽辇蛾眉入汉宫
查古诗
搜索
浣砚歌
作者:
单人耘
朝代:
近现代
昔我徘徊深巷北,买此端溪一片石。
归来濡笔作山水,风雨满窗苍烟湿。
墨华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
始惊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识。
中心润美气舒舒,边缘裂缺层层渍。
既无头角显峥嵘,又无文字见朴质。
默不言兮唯臆对,茫然不知何代物。
岂是女娲补天时,体非五色遂弃置。
抑是文山歌正气,身无玉带难提掖。
恐是苌弘千载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丽幻云霞,夜夜呜咽神鬼泣。
鸟欲衔之东填海,屹然不动徒叹息。
从兹精怪渐泯灭,冥顽浑噩堕尘籍。
问石石不言,若言当曰“否,君之秉性诚云厚,君之所见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长吉警语玄机漏。
吾乃天上绛石仙,云海苍茫遨宇宙。
闻君诗句吐烟霞,飘至人间为君寿。
佐君笔墨期酣饱,示君法相戒驰骤。
石破天惊造意奇,陆离光怪枝华茂。
或则蕴藉耐摩挲,琴温剑冷风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体,中边妙理参能透。
参能透,子可图
。
勉吾子,莫负吾。
虽无虫蛀纹,宋诗刻露误晚村。
又无鹧鸪斑,散公老去手半残。
更无鸲鹆眼,微凹犹贮水清浅: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砺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为贵。
矜伐攻心心憔悴,聪明反被聪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
止诗止画止憎爱,缄默如汝应百岁。
何为夜半作长歌,思潮汹涌竟无寐。
诗句欣赏
MORE+
想应草木扶疏下,和得渊明孟夏篇
出处:
口占寄陆三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携将柳州剑,独下潇湘船
出处:
送王先辈纳言归柳州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千里景千变,一山诗一篇
出处:
送王先辈纳言归柳州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离桥梅子雨,归棹桂花烟
出处:
送王先辈纳言归柳州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重会云霄上,大都才二年
出处:
送王先辈纳言归柳州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未必丘樊好,幽居趣自深
出处:
题人园居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迟行避小草,高卧托乔林
出处:
题人园居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抱灌惟知瓮,挥锄不见金
出处:
题人园居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问渠终岁里,曾有惜葵心
出处:
题人园居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场上鸡豚争稻穗,渡头鱼鸭避菱科
出处:
东庄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老农到处东庄有,只少君家击壤歌
出处:
东庄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客里嫁嫦娥,其如良夜何
出处:
客中以徽扇贶人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共怜风月好,不道怨恩多
出处:
客中以徽扇贶人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瘦骨支黄竹,轻裾叠紫罗
出处:
客中以徽扇贶人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半年期握手,无事箧中歌
出处:
客中以徽扇贶人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一时青眼中容我,十里黄尘外送君
出处:
都门送施邦直归吴兴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坦率自怜犹宋玉,咄嗟闻共说刘蕡
出处:
都门送施邦直归吴兴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袖头三尺秋潭水,口底千章夏岭云
出处:
都门送施邦直归吴兴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今岁南游计应遂,升山相访幸相分
出处:
都门送施邦直归吴兴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剑出红炉锦就裁,霜锋霞彩照人开
出处:
赠同年赵缮部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归来濡笔作山水,风雨满窗苍烟湿。
墨华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
始惊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识。
中心润美气舒舒,边缘裂缺层层渍。
既无头角显峥嵘,又无文字见朴质。
默不言兮唯臆对,茫然不知何代物。
岂是女娲补天时,体非五色遂弃置。
抑是文山歌正气,身无玉带难提掖。
恐是苌弘千载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丽幻云霞,夜夜呜咽神鬼泣。
鸟欲衔之东填海,屹然不动徒叹息。
从兹精怪渐泯灭,冥顽浑噩堕尘籍。
问石石不言,若言当曰“否,君之秉性诚云厚,君之所见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长吉警语玄机漏。
吾乃天上绛石仙,云海苍茫遨宇宙。
闻君诗句吐烟霞,飘至人间为君寿。
佐君笔墨期酣饱,示君法相戒驰骤。
石破天惊造意奇,陆离光怪枝华茂。
或则蕴藉耐摩挲,琴温剑冷风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体,中边妙理参能透。
参能透,子可图。
勉吾子,莫负吾。
虽无虫蛀纹,宋诗刻露误晚村。
又无鹧鸪斑,散公老去手半残。
更无鸲鹆眼,微凹犹贮水清浅: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砺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为贵。
矜伐攻心心憔悴,聪明反被聪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
止诗止画止憎爱,缄默如汝应百岁。
何为夜半作长歌,思潮汹涌竟无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