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温庭皓
温庭筠
温新
温权甫
温树校
温益
温禧
温纯
温良玉
温裕
温见
温训
温达
温镗
温革
渭兴
游九功
游九言
游似
游何
游僧
游冠卿
游化
游古意
游君传
游子蒙
游子西
游少游
游师雄
游庄
精选古诗
酬瘦云并和南社诸子
游鼓浪屿
中秋夜登鼓浪山
鹿泉
万石岩
重过怡园晤林景商三首
重过怡园晤林景商三首
重过怡园晤林景商三首
古诗名句
渺江关梅花数点,枝头寒勒
骨肉天涯灯下影,一刻千金都值
曾不减古欢遥集
书枕诗瓢行处有,料胜他魂返枫林赤
吟未罢,竹石裂
浮生堪恋还堪惜
数襟期荆高逝后,豪情谁拾
雁宕龙沙天共远,渡海出关一律
查古诗
搜索
宣城石赠驾采
作者:
单人耘
朝代:
近现代
贺采善采撷,采撷到宣城。
跋涉数千里,崎岖深涧行。
四山美而秀,深涧澄且清。
滩边多奇石,上有太古纹
。
磊砢卧百千,朱紫缭纷纭。
对之双睛明,掇之喜且惊。
贺老焕童颜,叩之声铿铿。
挟裹如怀璧,归来示友朋。
昨访一勺庵,四石幻像生。
一鲤跃于池,鳃鳍鼓兢兢。
一窗稀疏棂,兰芽数箭萌。
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
不知何人笔,邈远意浑成。
一山倚褐雾,乱芦叶鬅鬙。
有如战国壶,水陆兵马腾。
又如岩壁画,长发舞僰人。
一水沉蕴藻,涟漪泛薄冰。
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鲜晶。
知我爱石友,共尊四皓迎。
勺庵留其二,山峙水为泓。
灯下独静对,感君有至诚。
已结金石交,又与奇石盟。
石奇不在石,奇在识石人。
羡彼涧中石,与世无所争。
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
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
早于甲骨字,图写浑沌分。
乃是女娲用,上有灼炼痕。
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
朱绶虽缠腰,从不趋阶楹。
紫绡虽披身,亦不佐调羹。
色灿比梵高,不求艺苑旌。
笔胜毕加索,不须欧亚倾。
非若庸画手,戋戋乃骄矜。
好古无古法,薄古无所凭。
倘得此奇石,必沽利与名。
爱石当护石,护石还仗君。
岂不闻深山美石作悲鸣:“毋使我辈离乡井,毋使我辈戴冠缨。
市廛之人欲壑总难平,市廛之人几人能如君。
”
诗句欣赏
MORE+
欲开莲社依僧院,为卜松邻借鹤巢
出处:
冯载赓招集滴翠山房同胡南征陈命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空翠和岚当槛滴,午钟飘梵隔云敲
出处:
冯载赓招集滴翠山房同胡南征陈命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异花奇草看难遍,阵阵馀香入酒肴
出处:
冯载赓招集滴翠山房同胡南征陈命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踞石芘林任偃舒,一痕花影上衣裾
出处:
冯载赓招集滴翠山房同胡南征陈命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几人把酒听山鸟,何处翻经响木鱼
出处:
冯载赓招集滴翠山房同胡南征陈命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香馩嫩芽青茉莉,盘分细颖碧芙渠
出处:
冯载赓招集滴翠山房同胡南征陈命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明窗真觉无馀事,倘许閒窥帐里书
出处:
冯载赓招集滴翠山房同胡南征陈命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斜阳荒陇草芊芊,遗搆犹存数尺椽
出处:
游玄妙观阅宣和碑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扪碣始知宋日月,览图曾忆汉山川
出处:
游玄妙观阅宣和碑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莺花别领暄寒候,混沌谁司开凿权
出处:
游玄妙观阅宣和碑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逢著阿僧难向说,一龛灯对古堂前
出处:
游玄妙观阅宣和碑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松鬣摇风韵最清,如何纸上作松鸣
出处:
读答玄亮松坛诗草有赠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海潮夜梵三千丈,哀角危楼十五声
出处:
读答玄亮松坛诗草有赠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流出空山泉自语,飘残明月雁孤横
出处:
读答玄亮松坛诗草有赠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莫言俗耳听无准,还有松坛是主盟
出处:
读答玄亮松坛诗草有赠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浮上海踪动隔年,归心忽系绿杨烟
出处:
送胡南征还皖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锦袍白马嘶芳甸,翠管银筝上画船
出处:
送胡南征还皖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岭海交游新臭味,燕台花月旧因缘
出处:
送胡南征还皖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奚囊收拾江山去,又向云中飏玉鞭
出处:
送胡南征还皖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濒行揽袂意何与,丹荔炎云映客裾
出处:
送汪尔含还新安兼讯白下旧游用命美韵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跋涉数千里,崎岖深涧行。
四山美而秀,深涧澄且清。
滩边多奇石,上有太古纹。
磊砢卧百千,朱紫缭纷纭。
对之双睛明,掇之喜且惊。
贺老焕童颜,叩之声铿铿。
挟裹如怀璧,归来示友朋。
昨访一勺庵,四石幻像生。
一鲤跃于池,鳃鳍鼓兢兢。
一窗稀疏棂,兰芽数箭萌。
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
不知何人笔,邈远意浑成。
一山倚褐雾,乱芦叶鬅鬙。
有如战国壶,水陆兵马腾。
又如岩壁画,长发舞僰人。
一水沉蕴藻,涟漪泛薄冰。
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鲜晶。
知我爱石友,共尊四皓迎。
勺庵留其二,山峙水为泓。
灯下独静对,感君有至诚。
已结金石交,又与奇石盟。
石奇不在石,奇在识石人。
羡彼涧中石,与世无所争。
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
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
早于甲骨字,图写浑沌分。
乃是女娲用,上有灼炼痕。
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
朱绶虽缠腰,从不趋阶楹。
紫绡虽披身,亦不佐调羹。
色灿比梵高,不求艺苑旌。
笔胜毕加索,不须欧亚倾。
非若庸画手,戋戋乃骄矜。
好古无古法,薄古无所凭。
倘得此奇石,必沽利与名。
爱石当护石,护石还仗君。
岂不闻深山美石作悲鸣:“毋使我辈离乡井,毋使我辈戴冠缨。
市廛之人欲壑总难平,市廛之人几人能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