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毕耀
毕自严
毕自寅
毕良史
毕著
毕际有
毛世楷
毛会建
毛伯温
毛先舒
毛升芳
毛友
毛友妻
毛友诚
毛可珍
毛启凤
毛吾竹
毛嘉模
毛国华
毛国翰
毛国英
毛士钊
毛处约
毛奇龄
毛奎
毛女正美
毛如瑜
毛媞
毛季子
毛宏
精选古诗
赠人二首
丁未七月十五夜与连仲甫小万柳堂宴集二首
胡汀鹭藏有纳兰容若、顾梁汾书扇二叶,因画贯华阁图,征题,寒厓要余同作三首
寒厓集题词代芝瑛二首
辛亥西城寒食之会,观岱为良赉臣、吴绶卿二烈士作画;寒厓孙先生自兰州到京,亦当日座上客。思之黯然二首
五台杂诗八首
开鉴草堂消夏二首
丙辰中秋夜画舫即事二首
古诗名句
杨子疲执戟,庞公息岩阿
所志既匪同,仕隐乃殊科
蹇余究坟素,弱冠挂贤罗
一往四十年,功鲜忧患多
朅来返初服,城郭困经过
眷兹空山曲,阒寂患微痾
乔松周四厓,嘉谷被前坡
鸣禽戏丛筱,游鱼泳清波
查古诗
搜索
宣城石赠驾采
作者:
单人耘
朝代:
近现代
贺采善采撷,采撷到宣城。
跋涉数千里,崎岖深涧行。
四山美而秀,深涧澄且清。
滩边多奇石,上有太古纹。
磊砢卧百千,朱紫缭纷纭。
对之双睛明,掇之喜且惊。
贺老焕童颜,叩之声铿铿
。
挟裹如怀璧,归来示友朋。
昨访一勺庵,四石幻像生。
一鲤跃于池,鳃鳍鼓兢兢。
一窗稀疏棂,兰芽数箭萌。
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
不知何人笔,邈远意浑成。
一山倚褐雾,乱芦叶鬅鬙。
有如战国壶,水陆兵马腾。
又如岩壁画,长发舞僰人。
一水沉蕴藻,涟漪泛薄冰。
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鲜晶。
知我爱石友,共尊四皓迎。
勺庵留其二,山峙水为泓。
灯下独静对,感君有至诚。
已结金石交,又与奇石盟。
石奇不在石,奇在识石人。
羡彼涧中石,与世无所争。
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
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
早于甲骨字,图写浑沌分。
乃是女娲用,上有灼炼痕。
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
朱绶虽缠腰,从不趋阶楹。
紫绡虽披身,亦不佐调羹。
色灿比梵高,不求艺苑旌。
笔胜毕加索,不须欧亚倾。
非若庸画手,戋戋乃骄矜。
好古无古法,薄古无所凭。
倘得此奇石,必沽利与名。
爱石当护石,护石还仗君。
岂不闻深山美石作悲鸣:“毋使我辈离乡井,毋使我辈戴冠缨。
市廛之人欲壑总难平,市廛之人几人能如君。
”
诗句欣赏
MORE+
弦奔柱促声转急,顿觉满船风雨集
出处:
舟夜听李文炳弹琵琶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断猿寒鸟一时啼,高云欲崩河水立
出处:
舟夜听李文炳弹琵琶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转调当筵迭迭催,似怨如嗔不可推
出处:
舟夜听李文炳弹琵琶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无端别意兼离恨,一夜惊回雨忽雷
出处:
舟夜听李文炳弹琵琶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我从花前去乡土,犹忆美人将手语
出处:
舟夜听李文炳弹琵琶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当时但度掌中杯,今日方知此调苦
出处:
舟夜听李文炳弹琵琶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尚有伊州君莫弹,若弹定当摧肺腑
出处:
舟夜听李文炳弹琵琶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自从鼎湖龙继飞,犬羊在野鸱枭啼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银台孤臣叩阍叫,赤手欲障狂澜西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谁知时事多不偶,引疾归来卧清昼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一官宁肯易生平,两疏自堪垂不朽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鳄溪溪畔凤城西,小种芝田共鹤栖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兴到自挥流水引,诗成闲曳白云题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烟萝似幔重重结,中有寒塘照心魄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清流宛转曲通桥,芳径逶迤屡延屐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方床曲几香氤氲,扇底无复玄规尘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当门莫问锄兰手,去国已拼似叶身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琼枝青盖春风早,紫雾金光满瑶岛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采芝采芝歌且谣,安汉还凭茹芝老
出处:
题芝园赠吴尔达通参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春水日夜绿,客兴正悠悠
出处:
初发珠江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跋涉数千里,崎岖深涧行。
四山美而秀,深涧澄且清。
滩边多奇石,上有太古纹。
磊砢卧百千,朱紫缭纷纭。
对之双睛明,掇之喜且惊。
贺老焕童颜,叩之声铿铿。
挟裹如怀璧,归来示友朋。
昨访一勺庵,四石幻像生。
一鲤跃于池,鳃鳍鼓兢兢。
一窗稀疏棂,兰芽数箭萌。
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
不知何人笔,邈远意浑成。
一山倚褐雾,乱芦叶鬅鬙。
有如战国壶,水陆兵马腾。
又如岩壁画,长发舞僰人。
一水沉蕴藻,涟漪泛薄冰。
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鲜晶。
知我爱石友,共尊四皓迎。
勺庵留其二,山峙水为泓。
灯下独静对,感君有至诚。
已结金石交,又与奇石盟。
石奇不在石,奇在识石人。
羡彼涧中石,与世无所争。
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
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
早于甲骨字,图写浑沌分。
乃是女娲用,上有灼炼痕。
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
朱绶虽缠腰,从不趋阶楹。
紫绡虽披身,亦不佐调羹。
色灿比梵高,不求艺苑旌。
笔胜毕加索,不须欧亚倾。
非若庸画手,戋戋乃骄矜。
好古无古法,薄古无所凭。
倘得此奇石,必沽利与名。
爱石当护石,护石还仗君。
岂不闻深山美石作悲鸣:“毋使我辈离乡井,毋使我辈戴冠缨。
市廛之人欲壑总难平,市廛之人几人能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