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吴衍
吴衡照
吴表臣
吴襄
吴西逸
吴观域
吴观岱
吴观礼
吴规臣
吴觉
吴觌
吴觐
吴誉闻
吴让恒
吴讷
吴诚
吴询
吴诩
吴语溪
吴误
吴说
吴谦
吴谨微
吴象弼
吴豸之
吴贞吉
吴贞闺
吴质
吴贻咏
吴贻诚
精选古诗
自题卷后
迁居二首
与怀信兄隔年再聚有赠
鹧鸪天
浣溪沙
浣溪沙
齐天乐吉安渼陂古村有书斋形似古床,壁存一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予游此地,触感先得结句,归后续成此阕
醉蓬莱
古诗名句
县官有密诏,急取相公对
相公不能对,急复呼儿子
一疏天怒回,再疏天颜喜
九边十二镇,诸王三十国
中外美达官,大小员数百
各各黄金铸,一一千金直
南海明月珠,于阗夜光玉
猫精鸦鹘石,洒黄祖■琭
查古诗
搜索
宣城石赠驾采
作者:
单人耘
朝代:
近现代
贺采善采撷,采撷到宣城。
跋涉数千里,崎岖深涧行。
四山美而秀,深涧澄且清。
滩边多奇石,上有太古纹。
磊砢卧百千,朱紫缭纷纭。
对之双睛明,掇之喜且惊。
贺老焕童颜,叩之声铿铿。
挟裹如怀璧,归来示友朋。
昨访一勺庵,四石幻像生。
一鲤跃于池,鳃鳍鼓兢兢。
一窗稀疏棂,兰芽数箭萌。
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
不知何人笔,邈远意浑成。
一山倚褐雾,乱芦叶鬅鬙。
有如战国壶,水陆兵马腾。
又如岩壁画,长发舞僰人。
一水沉蕴藻,涟漪泛薄冰。
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鲜晶。
知我爱石友,共尊四皓迎。
勺庵留其二,山峙水为泓。
灯下独静对,感君有至诚。
已结金石交,又与奇石盟。
石奇不在石,奇在识石人。
羡彼涧中石,与世无所争。
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
。
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
早于甲骨字,图写浑沌分。
乃是女娲用,上有灼炼痕。
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
朱绶虽缠腰,从不趋阶楹。
紫绡虽披身,亦不佐调羹。
色灿比梵高,不求艺苑旌。
笔胜毕加索,不须欧亚倾。
非若庸画手,戋戋乃骄矜。
好古无古法,薄古无所凭。
倘得此奇石,必沽利与名。
爱石当护石,护石还仗君。
岂不闻深山美石作悲鸣:“毋使我辈离乡井,毋使我辈戴冠缨。
市廛之人欲壑总难平,市廛之人几人能如君。
”
诗句欣赏
MORE+
寻常薄酒留真偈,三两青衿恰侍陪
出处:
福源寺偶赋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识破华严无一字,更容何物入灵台
出处:
福源寺偶赋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人间称意事难逢,六十年来却受封
出处:
题包翁双庆卷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甲子又添新日月,乌纱聊饰旧形容
出处:
题包翁双庆卷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间寻二仲开醇酎,笑引诸孙弄瘦筇
出处:
题包翁双庆卷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李径桃溪春似海,更留青眼看长松
出处:
题包翁双庆卷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笑把当湖作故乡,话投诸阮总贤良
出处:
郡守沈元节招饮当湖和沈刚夫秀才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氤氲春色催人醉,夹杂汀花入酒香
出处:
郡守沈元节招饮当湖和沈刚夫秀才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几许扁舟来我辈,满前生意为谁芳
出处:
郡守沈元节招饮当湖和沈刚夫秀才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湖南一点星浮水,安得层楼揖太阳
出处:
郡守沈元节招饮当湖和沈刚夫秀才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佛子阶除处处幽,一凉如水入深秋
出处:
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林花欲放堪浇酒,身事无端更倚楼
出处:
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青草蒙茸随雨化,白云缥缈自天游
出处:
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蒲团试问安禅老,可识人间半点愁
出处:
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法镜留将法眼观,松风细细动波澜
出处:
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僧床佛阁聊供睡,龙马图书掩不看
出处:
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杯饭寻常忘我老,匣琴容易向谁弹
出处:
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知心却有东篱菊,不择先生是小官
出处:
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平分秋一半,步入圣宫墙
出处:
中秋当湖文庙赏月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心照中天月,杯衔碧玉浆
出处:
中秋当湖文庙赏月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跋涉数千里,崎岖深涧行。
四山美而秀,深涧澄且清。
滩边多奇石,上有太古纹。
磊砢卧百千,朱紫缭纷纭。
对之双睛明,掇之喜且惊。
贺老焕童颜,叩之声铿铿。
挟裹如怀璧,归来示友朋。
昨访一勺庵,四石幻像生。
一鲤跃于池,鳃鳍鼓兢兢。
一窗稀疏棂,兰芽数箭萌。
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
不知何人笔,邈远意浑成。
一山倚褐雾,乱芦叶鬅鬙。
有如战国壶,水陆兵马腾。
又如岩壁画,长发舞僰人。
一水沉蕴藻,涟漪泛薄冰。
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鲜晶。
知我爱石友,共尊四皓迎。
勺庵留其二,山峙水为泓。
灯下独静对,感君有至诚。
已结金石交,又与奇石盟。
石奇不在石,奇在识石人。
羡彼涧中石,与世无所争。
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
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
早于甲骨字,图写浑沌分。
乃是女娲用,上有灼炼痕。
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
朱绶虽缠腰,从不趋阶楹。
紫绡虽披身,亦不佐调羹。
色灿比梵高,不求艺苑旌。
笔胜毕加索,不须欧亚倾。
非若庸画手,戋戋乃骄矜。
好古无古法,薄古无所凭。
倘得此奇石,必沽利与名。
爱石当护石,护石还仗君。
岂不闻深山美石作悲鸣:“毋使我辈离乡井,毋使我辈戴冠缨。
市廛之人欲壑总难平,市廛之人几人能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