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秉钧
张秉铨
张积
张称
张稚圭
张穆
张窈窕
张立
张端
张端义
张端亮
张端诚
张笃庆
张符升
张筹
张简
张篯
张籍
张粲
张紞
张素
张素秋
张紫文
张紫澜
张綎
张綖
张綦毋
张红桥
张纨英
张纪
精选古诗
念奴娇
念奴娇
念奴娇
画堂春
采桑子
金菊对芙蓉
青玉案
青玉案
古诗名句
黄梁炊渐熟,千劫梦魂中
寻幽来古寺,霁色傍禅栖
剑岂双龙隔,门难一凤题
夕阳高枕外,新月乱帆西
共惜天涯别,何妨醉似泥
暂卸东山屐,言乘汎海航
遗书观鲁甸,古乐问齐方
白氎敧高座,红妆醉曲房
查古诗
搜索
题痴仙无闷草堂遗集谒明延平郡王祠
作者:
苏大山
朝代:
近现代
我家刺桐之城南,距王之家相隔七十里。
五马奔江一马回,蜿蜒到海山隆起。
维舟岁暮霜满天,寒潮龁石利如齿。
手携村酒酹王祠,耳门旁启破碣峙。
凄凉父老话墙东,道是铁锁双扉二百祀。
今我鼓轮渡海来,红羊再换天地圮。
长白山头风雨哀,鸱鸮无声予室毁。
忍把江山付与人,似此亡国创局真。
僪佹不如当年弃掷一珠厓,人心弗逐草鸡死。
箫鼓纷纷报赛忙,争掬寒泉荐兰芷。
崇王之德报王功,危檐切日云凝紫。
振衣我复谒王祠,独立苍茫凭故垒。
饶舌贯一扬枯灰,起年灭年双甲子。
讵真神怒触羊山,胡虏之福天相尔。
又非龙碽偶不灵,荡决百战终难恃。
乃叹天心人事不可知,金陵之役甘洪战败楼船燬。
画牢江戒弗奋飞,投书痛哭还苍水。
成败英雄休更论,大笑区区羞得雉。
回忆焚罢青衣哭庙时,斗血磅礡冲冠发怒指。
桃花山上起誓师,子弟藤牌多才技。
峨峨金厦两门高,奈何踣鹿争角犄。
二云已殉稚山焚,南来慷慨无奇士
。
云根汉影石且沈,腥膻莫涤河山耻。
崎岖辟地毗舍耶,挥戈一怒驱彼荷兰之人如羊豕。
生聚十年倘可期,或者捲土重来报一矢。
胡为垂天翼折鹏不还,徒使风冷扶摇终南徙。
古来英雄无命鼎以亡,况王之年三十有九耳。
持此东都尺地比田横,岛上五百头颅空掷矣。
低徊往事百感纷,河清再见知难俟。
汉腊未应遗老忘,中原谁念轩辕纪。
梨洲特笔自森严,始末一篇非信史。
亭林海上空表哀,愁杀夷门频拊髀。
惟有牧斋和杜秋兴诗,风人妙得春秋旨。
功狗宁知非种锄,论定诛心追祸始。
靖南竖子未足谋,卖汝腊丸之中书片纸。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
不则朝廷猜忌靖海方正深,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天命虽云有所归,相公事业毋乃鄙。
吁嗟乎,宋人灭宋弘范张,我欲援例大书光地李。
诗句欣赏
MORE+
旧好怜同病,新知共入林
出处:
欧子建同梁羲年过访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衰荷翻雨响,密竹落秋阴
出处:
欧子建同梁羲年过访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莫更伤摇落,难逢是会心
出处:
欧子建同梁羲年过访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到来幽意惬,久坐野情长
出处:
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有榭皆临水,无轩不极凉
出处:
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菊荣抽早蕊,兰晚茁馀芳
出处:
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便作吾庐得,高眠到上皇
出处:
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几年鸡黍约,此日访文园
出处:
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君自劳招隐,予将偕避喧
出处:
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楼台开似画,篱落小成村
出处:
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何事投车辖,方留十日尊
出处:
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结楼仍世境,高敞与云期
出处:
游鹤楼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山翠层层拥,霞光面面垂
出处:
游鹤楼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凉风纳虚牖,爽气逼平池
出处:
游鹤楼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时有吹笙过,空中鹤可骑
出处:
游鹤楼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无复尘中想,真宜居士居
出处:
六如草堂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逃禅参上乘,说偈得真如
出处:
六如草堂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乐意满窗草,閒心一径蔬
出处:
六如草堂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我来忘去住,长日坐清虚
出处:
六如草堂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小亭依木末,幽绝隔尘氛
出处:
玉林别业
作者:
李孙宸
朝代:
明
五马奔江一马回,蜿蜒到海山隆起。
维舟岁暮霜满天,寒潮龁石利如齿。
手携村酒酹王祠,耳门旁启破碣峙。
凄凉父老话墙东,道是铁锁双扉二百祀。
今我鼓轮渡海来,红羊再换天地圮。
长白山头风雨哀,鸱鸮无声予室毁。
忍把江山付与人,似此亡国创局真。
僪佹不如当年弃掷一珠厓,人心弗逐草鸡死。
箫鼓纷纷报赛忙,争掬寒泉荐兰芷。
崇王之德报王功,危檐切日云凝紫。
振衣我复谒王祠,独立苍茫凭故垒。
饶舌贯一扬枯灰,起年灭年双甲子。
讵真神怒触羊山,胡虏之福天相尔。
又非龙碽偶不灵,荡决百战终难恃。
乃叹天心人事不可知,金陵之役甘洪战败楼船燬。
画牢江戒弗奋飞,投书痛哭还苍水。
成败英雄休更论,大笑区区羞得雉。
回忆焚罢青衣哭庙时,斗血磅礡冲冠发怒指。
桃花山上起誓师,子弟藤牌多才技。
峨峨金厦两门高,奈何踣鹿争角犄。
二云已殉稚山焚,南来慷慨无奇士。
云根汉影石且沈,腥膻莫涤河山耻。
崎岖辟地毗舍耶,挥戈一怒驱彼荷兰之人如羊豕。
生聚十年倘可期,或者捲土重来报一矢。
胡为垂天翼折鹏不还,徒使风冷扶摇终南徙。
古来英雄无命鼎以亡,况王之年三十有九耳。
持此东都尺地比田横,岛上五百头颅空掷矣。
低徊往事百感纷,河清再见知难俟。
汉腊未应遗老忘,中原谁念轩辕纪。
梨洲特笔自森严,始末一篇非信史。
亭林海上空表哀,愁杀夷门频拊髀。
惟有牧斋和杜秋兴诗,风人妙得春秋旨。
功狗宁知非种锄,论定诛心追祸始。
靖南竖子未足谋,卖汝腊丸之中书片纸。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
不则朝廷猜忌靖海方正深,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天命虽云有所归,相公事业毋乃鄙。
吁嗟乎,宋人灭宋弘范张,我欲援例大书光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