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董楷
董榕
董樵
董正官
董正扬
董武子
董沛
董法海
董淑贞
董渊
董潮
董澄镜
董烈
董煟
董玘
董玚
董琬贞
董白
董瞿老
董笃行
董筐
董纪
董绍
董绍兰
董英
董荆楚
董萝
董葆琛
董行之
董讷
精选古诗
天启元年歌
天启元年歌
天启元年歌
天启元年歌
厓山吊古
厓山吊古
厓门吊古
厓门吊古
古诗名句
频年事势总翻新,闰厄黄杨命不辰
缩地电机通一线,破空飙轴走双轮
杞忧无救燃眉急,草野犹多堕泪人
贳酒且招游钓侣,落花芳草醉残春
大风吹起浪争淘,滚滚滩头十丈高
一棹直如弦激箭,百夫都听鼓掀涛
船拼水力攻天险,语杂江声震耳号
顷刻巴陵千里路,全凭把舵手中牢
查古诗
搜索
题痴仙无闷草堂遗集谒明延平郡王祠
作者:
苏大山
朝代:
近现代
我家刺桐之城南,距王之家相隔七十里。
五马奔江一马回,蜿蜒到海山隆起。
维舟岁暮霜满天,寒潮龁石利如齿。
手携村酒酹王祠,耳门旁启破碣峙。
凄凉父老话墙东,道是铁锁双扉二百祀。
今我鼓轮渡海来,红羊再换天地圮。
长白山头风雨哀,鸱鸮无声予室毁。
忍把江山付与人,似此亡国创局真。
僪佹不如当年弃掷一珠厓,人心弗逐草鸡死。
箫鼓纷纷报赛忙,争掬寒泉荐兰芷。
崇王之德报王功,危檐切日云凝紫。
振衣我复谒王祠,独立苍茫凭故垒。
饶舌贯一扬枯灰,起年灭年双甲子。
讵真神怒触羊山,胡虏之福天相尔。
又非龙碽偶不灵,荡决百战终难恃。
乃叹天心人事不可知,金陵之役甘洪战败楼船燬。
画牢江戒弗奋飞,投书痛哭还苍水。
成败英雄休更论,大笑区区羞得雉。
回忆焚罢青衣哭庙时,斗血磅礡冲冠发怒指。
桃花山上起誓师,子弟藤牌多才技。
峨峨金厦两门高,奈何踣鹿争角犄。
二云已殉稚山焚,南来慷慨无奇士。
云根汉影石且沈,腥膻莫涤河山耻
。
崎岖辟地毗舍耶,挥戈一怒驱彼荷兰之人如羊豕。
生聚十年倘可期,或者捲土重来报一矢。
胡为垂天翼折鹏不还,徒使风冷扶摇终南徙。
古来英雄无命鼎以亡,况王之年三十有九耳。
持此东都尺地比田横,岛上五百头颅空掷矣。
低徊往事百感纷,河清再见知难俟。
汉腊未应遗老忘,中原谁念轩辕纪。
梨洲特笔自森严,始末一篇非信史。
亭林海上空表哀,愁杀夷门频拊髀。
惟有牧斋和杜秋兴诗,风人妙得春秋旨。
功狗宁知非种锄,论定诛心追祸始。
靖南竖子未足谋,卖汝腊丸之中书片纸。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
不则朝廷猜忌靖海方正深,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天命虽云有所归,相公事业毋乃鄙。
吁嗟乎,宋人灭宋弘范张,我欲援例大书光地李。
诗句欣赏
MORE+
口血沾濡枝忽荣,化作扶桑向旸谷
出处:
精卫词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扶桑枝枝有一日,一日未终一日出
出处:
精卫词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人间十日不妨多,后羿弯弓休更弹
出处:
精卫词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日光倘肯照心肝,但教烧得海水乾
出处:
精卫词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海水乾时精卫死,魂作一金乌,与日相终始
出处:
精卫词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双江合流何汤汤,左江右湖城中央
出处: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浮桥冲断望风雨,迟君一日开帆樯
出处: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炎云欲散苦未散,秋过七夕方微凉
出处: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平头交扇尚挥汗,解襟且复依林塘
出处: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君今拜亲留不可,八千馀里归称觞
出处: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阿兄晨羞弟夕膳,笑加匕箸因芬芳
出处: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紫芝老父两眉秀,白鹿仙人双耳长
出处: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明岁能来觐叔父,宝坻美酒多携将
出处: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惠阳郡楼一再酌,更看灵鹊填河梁
出处: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罗浮七星松,曾化七道士
出处:
口占赠谢七丈长松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君是第几株,苍龙夭矫似
出处:
口占赠谢七丈长松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年方八十已大耋,问汝奇龄安所底
出处:
口占赠谢七丈长松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手种诸香成水沈,生结熟结多肌理
出处:
口占赠谢七丈长松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赠我太古根,枝枝含石髓
出处:
口占赠谢七丈长松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焚向南山垆,氤氲浸四体
出处:
口占赠谢七丈长松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五马奔江一马回,蜿蜒到海山隆起。
维舟岁暮霜满天,寒潮龁石利如齿。
手携村酒酹王祠,耳门旁启破碣峙。
凄凉父老话墙东,道是铁锁双扉二百祀。
今我鼓轮渡海来,红羊再换天地圮。
长白山头风雨哀,鸱鸮无声予室毁。
忍把江山付与人,似此亡国创局真。
僪佹不如当年弃掷一珠厓,人心弗逐草鸡死。
箫鼓纷纷报赛忙,争掬寒泉荐兰芷。
崇王之德报王功,危檐切日云凝紫。
振衣我复谒王祠,独立苍茫凭故垒。
饶舌贯一扬枯灰,起年灭年双甲子。
讵真神怒触羊山,胡虏之福天相尔。
又非龙碽偶不灵,荡决百战终难恃。
乃叹天心人事不可知,金陵之役甘洪战败楼船燬。
画牢江戒弗奋飞,投书痛哭还苍水。
成败英雄休更论,大笑区区羞得雉。
回忆焚罢青衣哭庙时,斗血磅礡冲冠发怒指。
桃花山上起誓师,子弟藤牌多才技。
峨峨金厦两门高,奈何踣鹿争角犄。
二云已殉稚山焚,南来慷慨无奇士。
云根汉影石且沈,腥膻莫涤河山耻。
崎岖辟地毗舍耶,挥戈一怒驱彼荷兰之人如羊豕。
生聚十年倘可期,或者捲土重来报一矢。
胡为垂天翼折鹏不还,徒使风冷扶摇终南徙。
古来英雄无命鼎以亡,况王之年三十有九耳。
持此东都尺地比田横,岛上五百头颅空掷矣。
低徊往事百感纷,河清再见知难俟。
汉腊未应遗老忘,中原谁念轩辕纪。
梨洲特笔自森严,始末一篇非信史。
亭林海上空表哀,愁杀夷门频拊髀。
惟有牧斋和杜秋兴诗,风人妙得春秋旨。
功狗宁知非种锄,论定诛心追祸始。
靖南竖子未足谋,卖汝腊丸之中书片纸。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
不则朝廷猜忌靖海方正深,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天命虽云有所归,相公事业毋乃鄙。
吁嗟乎,宋人灭宋弘范张,我欲援例大书光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