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于养源
于卿保
于右任
于启璋
于士祜
于太夫人刘氏
于始瞻
于季子
于学谧
于宗瑛
于定国
于尹躬
于巽
于式敷
于式枚
于志宁
于慎行
于懿
于成龙
于房
于振
于敏中
于敖
于昌寿
于晓霞
于未
于本大
于本大妻
于格
于武陵
精选古诗
闺怨一百二十首
闺怨一百二十首
闺怨一百二十首
闺怨一百二十首
闺怨一百二十首
□湖春水
石潭渔钓
白鹤峰
古诗名句
暮天新雁起汀洲,风物凄凄宿雨收
且尽绿醽消积恨,莫因鲈鲙涉穷秋
终军壮节埋黄土,潘岳闲居欲白头
故事悠悠不可问,且将身暂醉乡游
秋风丹叶动荒城,无处登临不系情
万里山川分晓梦,千家砧杵共秋声
萧何只解追韩信,贾谊何须吊屈平
古往今来只如此,遣人怀抱薄浮生
查古诗
搜索
八月望夕玩月歌
作者:
叶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八月望夕天大晴,纤埃散去河汉清。
长空皎洁净如洗,四顾寥阒秋无声。
少焉皓月生沧溟,吴牛乍见喘且惊。
连宵阴晦不见月,今夜见月倍称情。
寒芒直射斗牛窟,满庭冰雪银水晶。
低徊弄色茅屋上,照我慷慨平生诚。
乾坤虚廓照万古,再一万古光愈明。
从兹高照万万古,毫发可容无遁形。
老翁今年七十一,固当与月同亏盈。
月能烛幽鉴下土,人能拨乱至太平。
二俱有功于天下,皆足为世之重轻。
故能发无尽之幽光,垂不朽之令名。
云霄有路通蓬瀛,仙人相邀游广庭。
朗然晃耀白玉京,钧天乐奏声铿鍧
。
风吹衣袂虚泠泠,环佩错杂相和鸣。
团团古铜镜,灿烂天之庭。
清辉百千丈,神彩何瑩瑩。
金波泻琼液,跃出虾蟆精。
云边白兔知几龄,玉杵舂香药未成。
丹桂不老常芳荣,西风凉夜秋花馨。
姮娥孀居谁与伍,美质不眠长独醒。
贝宫旷阔宁有极,举步欲进足屡停。
满身风露良久立,依然命驾还青冥。
黄尘白水三山远,魂梦飘飘回翠辇。
恍疑身在紫霞峰,影随大地山河转。
霓裳羽衣不复道,灵丹难驻容长好。
君不见万里关山全盛时,有道君王蜀中老。
诗句欣赏
MORE+
饮至芙蓉幕,欢腾杖杜讴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任公缗既举,谢傅奕徐收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甫颂风方穆,铙歌秘可抽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冲皇回赫怒,天语奖分猷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贺凯开阊阖,陈俘对冕旒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卿能纡□□,国且巩金瓯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枢密将真拜,冰衔尚薄酬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襄阳元凯镇,河内寇恂留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客有维桑恋,曾怀楚木忧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用兵存后法,载笔踵前修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班掾多虚美,昌黎耻暗投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磨厓吾有勒,端拟照千秋
出处:
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碧幢回驭日,衮绣系思年
出处:
送周中丞怀鲁归江右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文武真为宪,讴吟尽可传
出处:
送周中丞怀鲁归江右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棠阴垂四履,葵荩鉴重玄
出处:
送周中丞怀鲁归江右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故节捐诚易,初衣遂始坚
出处:
送周中丞怀鲁归江右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谗能工似锦,道本直如弦
出处:
送周中丞怀鲁归江右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余亦冥冥者,分飞倍黯然
出处:
送周中丞怀鲁归江右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纲纪雄东表,文章有代兴
出处:
题九如图为高观察四十寿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江山增润色,日月共骞腾
出处:
题九如图为高观察四十寿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长空皎洁净如洗,四顾寥阒秋无声。
少焉皓月生沧溟,吴牛乍见喘且惊。
连宵阴晦不见月,今夜见月倍称情。
寒芒直射斗牛窟,满庭冰雪银水晶。
低徊弄色茅屋上,照我慷慨平生诚。
乾坤虚廓照万古,再一万古光愈明。
从兹高照万万古,毫发可容无遁形。
老翁今年七十一,固当与月同亏盈。
月能烛幽鉴下土,人能拨乱至太平。
二俱有功于天下,皆足为世之重轻。
故能发无尽之幽光,垂不朽之令名。
云霄有路通蓬瀛,仙人相邀游广庭。
朗然晃耀白玉京,钧天乐奏声铿鍧。
风吹衣袂虚泠泠,环佩错杂相和鸣。
团团古铜镜,灿烂天之庭。
清辉百千丈,神彩何瑩瑩。
金波泻琼液,跃出虾蟆精。
云边白兔知几龄,玉杵舂香药未成。
丹桂不老常芳荣,西风凉夜秋花馨。
姮娥孀居谁与伍,美质不眠长独醒。
贝宫旷阔宁有极,举步欲进足屡停。
满身风露良久立,依然命驾还青冥。
黄尘白水三山远,魂梦飘飘回翠辇。
恍疑身在紫霞峰,影随大地山河转。
霓裳羽衣不复道,灵丹难驻容长好。
君不见万里关山全盛时,有道君王蜀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