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安期
安焘
安熙
安璲
安璿
安生
安磐
安福郡主
安稹
安绍芳
安维峻
安致远
安诗
安邑坊女
安鉴培
安鏖
安锜
安骏命
安鸿渐
宋一鸿
宋中行
宋丰之
宋之才
宋之源
宋之瑞
宋之绳
宋之问
宋之韩
宋乐
宋九嘉
精选古诗
和千家诗六十首
和千家诗六十首
和千家诗六十首
和千家诗六十首
和千家诗六十首
和千家诗六十首
和千家诗六十首
和千家诗六十首
古诗名句
不将银烛灭,看取玉人怜
紫骝元异种,剪拂倍光辉
但遣衔金勒,何知有铁衣
骄嘶承顾盼,踠足恋芳菲
笑杀征西骑,沙场百战归
落落燕山路,劳劳楚客身
莫寻弹铗伴,且作灌园人
白眼谁堪傲,青樽自慰贫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五侯枥上皆骢马,笑杀田翁事耕稼
出处:
题梁氏家藏十牛图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阴山劲卒气偏豪,几日销兵卖宝刀
出处:
题梁氏家藏十牛图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群行聚散无迹远,遥望长洲日将晚
出处:
题梁氏家藏十牛图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不闻宁戚歌,不见百里奚
出处:
题梁氏家藏十牛图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猛虎当头向前去,空村尚有绿林儿
出处:
题梁氏家藏十牛图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郭索蹒跚隐深泽,百尺寒丝谁钓得
出处:
答陈伯坚蝤蛑并诗见寄之作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双鳌落刃碎青霞,满壳流脂泛金液
出处:
答陈伯坚蝤蛑并诗见寄之作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感君特寄到沙堤,竹篓乘来不涴泥
出处:
答陈伯坚蝤蛑并诗见寄之作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尊前正值霜橙熟,堪笑吴王一蟹低
出处:
答陈伯坚蝤蛑并诗见寄之作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阜阳山水多佳致,亭子幽幽翠微里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雁池梓泽不须论,绿野平泉只如此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平泉绿野多乔木,未胜君家阜阳曲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书幌遥临雪海青,饮缸倒浸南山绿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石门沙岭竹边房,同谷方池映橘霜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霜煎夕照松声远,云际飞泉月影凉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耕童牧叟閒来去,草衣笋笠还朝暮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主人尚拟鹿门居,坐客都迷辋川野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羡君三十著儒衣,潇洒亭中独下帷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殷勤且毕青云事,他日还应画绣归
出处:
书陈果之阜阳亭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西邻无牛长苦辛,东邻多牛今家贫
出处:
书倪氏经锄堂
作者:
王恭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