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梁绍震
梁绘
梁继
梁继善
梁继灏
梁维栋
梁维梓
梁羽生
梁耀明
梁聪
梁肯堂
梁若衡
梁蓉函
梁藻
梁衍泗
梁补阙
梁观
梁诗正
梁该
梁载言
梁辰鱼
梁运昌
梁逢登
梁逸
梁铉
梁锡珩
梁锽
梁陟
梁震
梁霭
精选古诗
晚归
醉归
别周生
答里中儿
投项子京
泰州诗
独立
晓发
古诗名句
明月避人深隐雾,绪风无赖更吹衣
此身已在云罗外,犹羡冥鸿纵意飞
苍茫佳气望中收,想像仙人驾彩虬
独鹤不知春事晚,清溪长共白云流
尘途已息庄周马,物外谁追葛令游
惆怅王孙归去后,鸬鹚鸂?满汀州
海上谁开献寿卮,北堂高宴起参差
飞鸾每逐云軿下,舞鹤还同彩袖垂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莫向秋风悲日远,长沙今得比中州
出处:
送蔡子木守衡州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出塞吹笳马上听,蓟原春草又凋零
出处:
喜吴山人过访村居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相逢门巷淹今雨,垂老江湖混岁星
出处:
喜吴山人过访村居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醉后放歌双眼白,愁时拂袖万山青
出处:
喜吴山人过访村居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何当谢却人间累,五两追携下洞庭
出处:
喜吴山人过访村居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忆尔含香供奉班,书题腊日到江关
出处:
寄吴舍人明卿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沨沨诗句云霄里,落落吾侪天地间
出处:
寄吴舍人明卿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别思孤琴临大泽,生涯双屐满青山
出处:
寄吴舍人明卿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汉宫秋湛仙人掌,沆瀣文园好自攀
出处:
寄吴舍人明卿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牙旗金鼓殷如雷,行省旋移楚甸开
出处:
送饶兵宪迁湖广参政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大海秋涛公檄静,湘江春雪锦帆来
出处:
送饶兵宪迁湖广参政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褰帷地尽归鸿色,摇笔人惊咏鹉才
出处:
送饶兵宪迁湖广参政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临发佩刀还解赠,知君名已动三台
出处:
送饶兵宪迁湖广参政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至后今年雪未匀,江南梅柳剧含春
出处:
寄子与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自缘衣食犹关世,仅有篇章肯向人
出处:
寄子与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沧海渔竿容独把,白云华省更谁亲
出处:
寄子与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闻君日逐荆卿饮,击筑长歌渐隐沦
出处:
寄子与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娟娟孤月起林端,剥啄何人稚子欢
出处:
月夜陆秀才之裘吴山人扩见访分韵得看字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幸有文章公辈在,向来车马世途看
出处:
月夜陆秀才之裘吴山人扩见访分韵得看字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云容白破千家晓,海气青回万井寒
出处:
月夜陆秀才之裘吴山人扩见访分韵得看字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