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吴猛
吴献
吴玉如
吴玉纶
吴玉麟
吴王坦
吴珠
吴珩
吴球
吴理堂
吴琏
吴琚
吴琦
吴琪
吴琳
吴琼仙
吴瑄
吴瑗(文青
吴瑛
吴瑰
吴瑾
吴璋
吴璜
吴璞
吴璥
吴瓘
吴甫三
吴申
吴申李
吴申甫
精选古诗
浣溪沙·鹰窠河道中遇雨次丛碧韵
兰陵王·华严寺建自明季藏经廔风景最胜丁酉夏日与丛碧同游
往昔续六首
舟中
什诗二首
什诗二首
闻蝉
伍君雪生以衣服吟相讽戏书其后二首
古诗名句
齐名镇河朔,歌颂到渔樵
多士期东阁,孤怀向北辰
名高太史笔,病剧长卿身
匡世天何夺,怜才谁更真
茫然隔气象,遽矣失经纶
白舫云随榇,清秋月写神
半生馀著作,万事已荆榛
策杖来何晚,临风怆独频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香垆峰畔紫烟生,铁柱观头雷雨明
出处:
送家兄君美复之江右幕职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麻姑仙人数相过,倘到吴门好寄声
出处:
送家兄君美复之江右幕职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亭午湘帘暑未残,谩劳朱李荐冰盘
出处:
暑中戏简谢时臣索画庐山障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须君貌寄庐山障,卧对飞流万尺寒
出处:
暑中戏简谢时臣索画庐山障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阊阖兵戈乌夜啼,蓟门禾黍雉朝飞
出处:
即事偶成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北人愁北欲南去,南人愁南不敢归
出处:
即事偶成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不分朝回只晏眠,春逢雨雪压花天
出处:
即事偶成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邻家禁酿罢开市,赢得囊中无酒钱
出处:
即事偶成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昨夜承明万井开,露寒星斗共崔嵬
出处:
喜明卿舍人至口号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虚将紫气归燕石,自有荆人抱玉来
出处:
喜明卿舍人至口号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春风锦缆三千舶,夜月朱薨十万家
出处:
寄临清方符处士因问讯犹子元焕茂才元焕善书工新声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侠客新传方处士,彩毫题遍石榴花
出处:
寄临清方符处士因问讯犹子元焕茂才元焕善书工新声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君家小阮不可当,春日骑驴辞帝乡
出处:
寄临清方符处士因问讯犹子元焕茂才元焕善书工新声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醉后曲裁梁苑月,兴来裙掩墨池霜
出处:
寄临清方符处士因问讯犹子元焕茂才元焕善书工新声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十载时时问故乡,归来朋旧又相忘
出处:
还吴初抵阊门夜泊独坐有怀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城头弦月乌栖曲,疑是幽州万树霜
出处:
还吴初抵阊门夜泊独坐有怀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汝去含香露未乾,欲凭春破紫微寒
出处:
嘲吴舍人新娶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片帆飞尽潇湘雨,十二峰头黛色残
出处:
嘲吴舍人新娶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隐君家住大河西,杨柳双桡水拍堤
出处:
题西滨隐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明妆落日浣纱女,夹岸桃花春欲迷
出处:
题西滨隐君
作者:
王世贞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