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朱珙
朱珩
朱珵圻
朱琉
朱琦
朱琰
朱琳
朱瑄
朱瑶
朱璧
朱生豪
朱用之
朱用纯
朱申
朱申首
朱畹
朱皆
朱盛藻
朱真人
朱真静
朱睦㮮
朱瞻基
朱知墭
朱硕仙
朱硕熏
朱祖谋
朱福清
朱福田
朱福诜
朱秉成
精选古诗
醉为夏将军题画鹰
夜啼鸟
鹦鹉杯
药洲杂咏
黄与东鹪鹩园杂咏
黄与东鹪鹩园杂咏
黄与东鹪鹩园杂咏
端阳后二日何瑞虞龙周勚何龙友家霞举幼度桢卿有开文度集紫芝园席上各赋七言四律醉后又以客兼才子会乐任主人为十字为韵各赋
古诗名句
红藕香残,白蘋风动,伤高念远应难
暮天尽宽
共放清歌酌花前
怅斜阳渐落汀洲,断桥流水景荒寒
京国朋游堪记,记才酬怨鴂,更和凉蝉
哀乐中年,阴晴尘世,还劳倦客题笺
再无画船,对败荷相望娟娟
趁归途剩有销凝,远山扶醉看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移树有莺寻伴侣,过家无鹤访儿孙
出处:
望云庄有怀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夕堂老忆陪随地,芳草难招聚窟魂
出处:
望云庄有怀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老归犹是旧林居,隐几青峰一笑馀
出处:
笑遣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蜀汉出师元有表,茂陵封禅故无书
出处:
笑遣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遗荣短景从消灭,素节真钢忍破除
出处:
笑遣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自是游魂招未帖,忽传风马与云车
出处:
笑遣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吹尽高云别一天,骄阳舞祸故无前
出处:
不雨述忧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人间始信雨成玉,门外真看海化田
出处:
不雨述忧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阖郡生存悬此日,几家事育应明年
出处:
不雨述忧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江湖老去知何用,一夜西风雪满颠
出处:
不雨述忧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千仞峨峨览德辉,地分闽粤重相违
出处:
和铁桥都宪梦余过郭西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故知水断无鱼到,却望秋高有雁归
出处:
和铁桥都宪梦余过郭西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调绝几容寻杜句,菊香还拟著陶衣
出处:
和铁桥都宪梦余过郭西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龙山薄与青云近,竹杖人扶力尚微
出处:
和铁桥都宪梦余过郭西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东闽川岳会神奇,及冠操存俗巳移
出处:
次宫保质翁哭如宾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张陆忘年君与我,孟韩知己世还谁
出处:
次宫保质翁哭如宾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道真自信贫能乐,物候翻怜老易萎
出处:
次宫保质翁哭如宾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过尽城更寒转寂,月斜孤影雁垂垂
出处:
次宫保质翁哭如宾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赤日相从一问奇,短床时傍柳阴移
出处:
次宫保质翁哭如宾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誉流海宇今犹在,行贯神明眼复谁
出处:
次宫保质翁哭如宾韵
作者:
林俊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