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暴焕章
曙光
曲信陵
曲崇裕
曲瞻
曲端
曲茝纕
曲贞
曲龙山仙
曹一士
曹一龙
曹三才
曹丕
曹义
曹之谦
曹于汴
曹亮武
曹仁海
曹仁虎
曹仙家
曹伟谟
曹伯启
曹佩英
曹俊
曹信贤
曹修古
曹修睦
曹倜
曹允源
曹元发
精选古诗
哭袁伯夔师
读默存山中杂诗漫书辄寄
和硕果亭长掷园感赋韵
连雨不出用前韵遣闷
阅报书愤
倚楼
葱奇归自天津相聚旬日后与之别
雨后同帅南默存黄园看菊至则花残矣
古诗名句
始登无极殿,群灵毕朝元
帝君拥华盖,玉女尽婵娟
骈罗诸星宿,侍从列仙官
方知严制度,天上即人间
纯阳重阳殿,异迹图二仙
闾巷众男女,言笑曲能传
画手追前辈,宗元复道玄
纵目恣游赏,更喜主人贤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飞梁千尺驾通津,顿使鱼城气象新
出处:
次旧僚嘉兴施汉章韵二首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上下楼台因旧迹,往来舆马忆前人
出处:
次旧僚嘉兴施汉章韵二首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青云题柱谁无志,仙袜凌波却有尘
出处:
次旧僚嘉兴施汉章韵二首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城上金鳌高阁在,傅枹伐鼓祀江神
出处:
次旧僚嘉兴施汉章韵二首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一年一度客金台,帆势常随雁往来
出处:
送戴良佐还太仓兼简陆内翰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此夜红楼听雁语,明朝白苧为君栽
出处:
送戴良佐还太仓兼简陆内翰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故人意气诗千首,远道风烟酒一杯
出处:
送戴良佐还太仓兼简陆内翰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为报娄东陆夫子,停云瞻望正裴回
出处:
送戴良佐还太仓兼简陆内翰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涧回磴转上层峦,古殿沈沈草树寒
出处:
蒙川馆燕别何宗易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黄竹簟凉眠醉石,红螺杯酒洗流湍
出处:
蒙川馆燕别何宗易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清风自足娱张翰,明月何须笑谢安
出处:
蒙川馆燕别何宗易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一曲阳关齐拍手,紫霄万里稳乘鸾
出处:
蒙川馆燕别何宗易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故人相见眼偏青,连日追陪几醉醒
出处:
与兵部濮主事话别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岭奔驰真騕袅,当筵歌舞假娉婷
出处:
与兵部濮主事话别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写残素纸三千卷,餐尽黄花数百铃
出处:
与兵部濮主事话别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横浦桥头却分手,归来明月满空庭
出处:
与兵部濮主事话别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矫首南安感旧游,茫茫葭菼隔重洲
出处:
过湖口晨起有怀南安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六年自愧无恩及,百姓何须有泪流
出处:
过湖口晨起有怀南安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庾岭生涯通昼夜,周台风月自春秋
出处:
过湖口晨起有怀南安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故人若问张东海,依旧纶竿伴白鸥
出处:
过湖口晨起有怀南安
作者:
张弼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