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循之
张微
张徵
张德兴
张德崇
张德懋
张德直
张德蕙
张徽
张心渊
张心禾
张志
张志勤
张志和
张志行
张志规
张志逊
张志道
张念圣
张怀
张怀奇
张怀庆
张怀泗
张怀溎
张怀瓘
张思
张思孝
张思安
张思宪
张思济
精选古诗
登华山北峰口占示婷
三亚道中遇急雨
重访东坡书院四壁多权贵题“诗”
离琼返粤海上寄怀邦利济夫德珍基广仍用前韵
杜琳瑛寻桃花不见诗以慰之
雨中游赤壁陆水湖
苏三监狱感怀
游拴驴泉泉在太行山中
古诗名句
拖珠响玉岂不足,腼面徒餐竟何补
及时愿作朝阳凤,不然退与渔樵伍
予也纶竿孟诸客,心本无他众莫白
李白世人欲杀之,苏轼能诗遭贬斥
雷剑虽埋光在天,卞玉未剖终为石
垂老重逢四海清,虚名幸免诸公掷
思君欲追嵇吕驾,赠言辄践回由迹
有田负郭不饿死,且自射猎芒砀泽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山中薜荔幽人带,池上芰荷游子衣
出处:
泛舟浣花东阜狷斋同赋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双鱼六马惯识曲,青蛉白鸥皆忘机
出处:
泛舟浣花东阜狷斋同赋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杨雄玄阁不寂莫,杜甫草堂天下稀
出处:
泛舟浣花东阜狷斋同赋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仙人掌上梵王台,雨霁秋清望眼开
出处:
太华寺席上文似山咏郭舟屋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五华来之句爱其善状景物而惜其全篇未称也属余易其首尾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五华来
出处:
太华寺席上文似山咏郭舟屋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五华来之句爱其善状景物而惜其全篇未称也属余易其首尾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摩天鹳鹤窥明镜,呷浪鱼龙引渡杯
出处:
太华寺席上文似山咏郭舟屋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五华来之句爱其善状景物而惜其全篇未称也属余易其首尾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金碧西南无此景,为君扶病一徘徊
出处:
太华寺席上文似山咏郭舟屋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五华来之句爱其善状景物而惜其全篇未称也属余易其首尾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贵阳天马远行空,元是兰台鲍氏骢
出处:
寄张风泉侍御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未奉谈犀恒北望,忽传书鲤到南中
出处:
寄张风泉侍御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龙筋旧识文成丽,蟹爪争看定武工
出处:
寄张风泉侍御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谁道停云形影隔,戍楼明月梦魂通
出处:
寄张风泉侍御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逃禅老人杨补之,南昌新籍西川移
出处:
题杨补之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寂寞真称子云裔,清夷不为秦桧缁
出处:
题杨补之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前身应是孤竹子,后世但识梅花师
出处:
题杨补之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风霜摇落千林兀,玉蕊琼蕤何太奇
出处:
题杨补之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半豹才名真自许,元龙豪气更谁降
出处:
寄袁子变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堂前剑客呈鸦九,屏后琴姬拥凤双
出处:
寄袁子变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贳酒十千倾玉瀣,呼卢百万倒银釭
出处:
寄袁子变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举头望月沉珠浦,携手何时濯锦江
出处:
寄袁子变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射虎当年旧将家,剩将笔阵绾龙蛇
出处:
以忠州云根笔赠韩炅庵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