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刘士珍
刘士璋
刘士进
刘壬
刘处玄
刘处约
刘复
刘夔
刘大受
刘大夏
刘大川
刘大方
刘大櫆
刘大白
刘大纲
刘大绅
刘大观
刘大辨
刘大辩
刘天民
刘天游
刘天益
刘天谊
刘天迪
刘天麟
刘太冲
刘太真
刘夷道
刘奇仲
刘奉世
精选古诗
题东郊归牧图
题烟波垂钓扇面
题欧阳雪舟墨梅二首
题欧阳雪舟墨梅二首
题小幅雪景
题小幅雪景
题小幅雪景
题孤松怪石图
古诗名句
晚节耽吟咏,精思句自工
读书万卷劳目力,不如掷去收奇石
无补于天堕尘世,却被幽人置几席
同声相应气相求,异类何妨为莫逆
相看不厌共朝昏,摩挲剧于好女色
未须辛苦事远游,千里之势付咫尺
凝眸似觉云烟生,拂拭清寒还动魄
童山濯濯须点缀,剩有两三写真笔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调岂浮沉异,心能去住閒
出处:
陆山人元德见过同黎秘书惟敬梁舍人思伯小酌得山字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因君招隐曲,桂树几回攀
出处:
陆山人元德见过同黎秘书惟敬梁舍人思伯小酌得山字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海内论词伯,宁能少尔曹
出处:
李实夫太守将还泉南集别黎惟敬宅沈管二山人同赋得豪字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竹留三径赋,酒值五陵豪
出处:
李实夫太守将还泉南集别黎惟敬宅沈管二山人同赋得豪字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绿发抽身早,青山阅世高
出处:
李实夫太守将还泉南集别黎惟敬宅沈管二山人同赋得豪字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乾坤交态在,回首愧绨袍
出处:
李实夫太守将还泉南集别黎惟敬宅沈管二山人同赋得豪字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易水悲歌地,如何与尔违
出处:
送顾汝脩归上海兼寄朱邦宪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天寒孤雁度,江远一船归
出处:
送顾汝脩归上海兼寄朱邦宪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餐菊逢醪美,羹莼问蟹肥
出处:
送顾汝脩归上海兼寄朱邦宪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朱云犹未出,遥忆薜萝衣
出处:
送顾汝脩归上海兼寄朱邦宪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酒榼何因至,蓬门偶一开
出处:
钟天章张伯邻二户曹载酒夜过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谁知居士室,犹有故人杯
出处:
钟天章张伯邻二户曹载酒夜过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落魄看交态,分曹见吏才
出处:
钟天章张伯邻二户曹载酒夜过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鹔鹴吾已典,萝月几回来
出处:
钟天章张伯邻二户曹载酒夜过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谁期趋府客,同有住山心
出处:
冯侍御共宿归义寺禅房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涧鹿窥禅诵,林猿听苦吟
出处:
冯侍御共宿归义寺禅房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清斋黄菊冷,孤磬白云深
出处:
冯侍御共宿归义寺禅房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安石膺朝寄,幽盟未敢寻
出处:
冯侍御共宿归义寺禅房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省署散群吏,知君绕径行
出处:
答曾缮部省中见招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听松心独远,把菊句还成
出处:
答曾缮部省中见招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