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文矩
文秀
文绅仪
文良策
文若
文衡山
文谦
文贞
文质
文起传
文鉴
文震孟
文静玉
文鼎
斌椿
斌良
斐公衍
斗娘
斡玉伦都
斯学
新喻宰
新父
新罗僧
新若通
方一元
方一夔
方万
方万里
方世泰
方中选
精选古诗
怀三吉士
观打鱼用东坡韵
孤雁篇
北风行
白雪篇
雨雪呈望之
宝剑篇
寄王职方
古诗名句
丹崖峭壁欲回澜,直插中流作柱看
影落江心疑燕度,根连钟岭隐龙蟠
逍遥尽日机全息,花鸟逢春兴未阑
况是皇家礼芑地,河山长巩万年安
中丞直道去长安,始信人间行路难
满目风尘多按剑,知心天地几弹冠
论功自昔归何晏,平夏于今数范韩
即向东山寻谢傅,莫因一梦笑邯郸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方圆盈缺各异形,腹背廉隅非一色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谽谺窍穴具吐吞,浅淡深浓相照射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天地生物何太奇,神工鬼斧谁能为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或云星陨乃化石,此物前身是奎壁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不然锻鍊自女娲,补天馀力生精华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不然布阵逐诸葛,旌旆摇摇相掩夺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问君得之于何方,六合之县州维扬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满堂宾客为君赋,形容未极徒嗟伤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因忆夜来江上雨,泥沙之中复无数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作歌不得吾与汝,男儿固当择所主
出处:
锦石歌为梁药亭赋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赤堇山裂流金精,万夫斫尽罗浮薪,南方帝子驱丙丁
出处:
乌金千佛塔歌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洪炉如山飞烈火,千佛乘莲火中坐
出处:
乌金千佛塔歌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浮图八层层八门,佛身摺动衣裳痕
出处:
乌金千佛塔歌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当时出冶立汉殿,汉主雄心割南甸
出处:
乌金千佛塔歌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后宫争出礼白毫,八百如花罗四面
出处:
乌金千佛塔歌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面上东隅纪铸时,龙文龟画光陆离
出处:
乌金千佛塔歌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土人读之半不识,字底千年藓花碧
出处:
乌金千佛塔歌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六鳌不守蓬瀛东,海中夜走仙人宫
出处:
罗浮山水图歌为陈岱清司李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如何君家素屏上,突兀乃见飞云峰
出处:
罗浮山水图歌为陈岱清司李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我曾候日坐峰顶,花开万壑当深冬
出处:
罗浮山水图歌为陈岱清司李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