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蔡蒙吉
蔡蓁春
蔡薿
蔡藩
蔡衍鎤
蔡襄
蔡见先
蔡觌
蔡说
蔡轼
蔡载
蔡逸
蔡邕
蔡郁
蔡銮扬
蔡铠元
蔡锷
蔡隐丘
蔡隽
蔡雍
蔡颙
蔡高
蔡魁
蔡鸿书
蔡鹏飞
蔡齐
蕲春乡人
蕴秀
蕴端
薄少君
精选古诗
感时一首
尧市山
七哀诗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八月十日偕钱唐王观海昌李勋大梁滑人过湖赴玛瑙山主之招题诗双松亭
八月初四日雪坡太守周门拓入云居山中复度岭饮于水月尼寺赋诗书似太守及苏州刺史周义卿
十月六日席上与同座客陆宅之夏士文及主人吕希尚希远联句
三妇词
古诗名句
怪灵百出鳌与虫,睢盱崄巇不可冲
一发失手没汝踪,蹇予挂席来自东
修绳掣空亘长虹,忽若快鹘凌高峰
俯弄皓月纷玲珑,放歌落水惊鱼龙
馀响杳逐南飞鸿,人生沿洄不可穷
昔雄其谁楚重瞳,祗今断石霜飞蓬
便须一饮三百钟,醉看斗杓卧孤篷,回首海日光曈昽
开元厌听南风琴,宫中别制龟兹音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笑杀城中诸年少,欲持阿堵问君传
出处:
赠汤地理师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南越山川拄杖交,东风何处送归舠
出处:
赠汤地理师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一条路打朱明过,直下潮阳看海涛
出处:
赠汤地理师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云水相逢是偶然,江亭烧烛话新年
出处:
赠汤地理师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眼中但有牛眠地,指点青山不要钱
出处:
赠汤地理师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人间忧喜也无期,万里间关一马归
出处:
赠邹处士还合州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莫洒东风别时泪,春光又满老莱衣
出处:
赠邹处士还合州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石城米贱云门镇,吏目身轻翰苑官
出处:
赠邹处士还合州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归去山中偏好睡,家人不用远来看
出处:
赠邹处士还合州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交交黄鸟弄春晴,也可山庄隐几听
出处:
题也可庄上见一空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莫以山林笑流俗,山人元是此山灵
出处:
题也可庄上见一空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青山何处倚鸠藤,回首尘埃几折肱
出处:
题也可庄上见一空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林下一壶谁共醉,渊明只好对高僧
出处:
题也可庄上见一空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酩酊高歌掩旧书,青山日月笑居诸
出处:
醉中作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一番春雨无分付,枉种桃花三两株
出处:
醉中作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酩酊放歌何处来,东风吹笠上溪台
出处:
醉中作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台傍有个高飞鸟,飞向三山去不回
出处:
醉中作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一痕春水一条烟,化化生生各自然
出处:
观物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七尺形躯非我有,两间寒暑任推迁
出处:
观物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清晨隐几入无穷,浩浩春生酩酊中
出处:
早饮辄醉示一之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