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梁梓
梁梦日
梁梦阳
梁梦雷
梁梦鼎
梁梿
梁楠
梁楶
梁槐
梁槚
梁氏琼
梁民相
梁永旭
梁汴
梁泰来
梁洽
梁济平
梁浚
梁涉
梁清宽
梁清标
梁清格
梁清芬
梁清远
梁湛然
梁滔
梁潜
梁炫
梁焘
梁煌晰
精选古诗
十月二十八日东风
桃源
春前一日兖州道中逢喻守
再送华泉
聘鹤
齿落
省边图
三月三日雨霁登山
古诗名句
海云晕日赭成围,海雨侵宵黯自归
独往岂曾求久计,不眠未是惜流晖
吟成代马风前意,看尽江莺草际飞
只有柔奴象慰语,安心仍恐是锋机
高人如鹤鸣能和,好句疑仙理少加
书信巧将江上客,风烟愁隔洛中花
心惊去日真成世,身似孤云不忆家
算有翠禽最知我,佩环原未惯胡沙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十年犹是别,百岁若为期
出处:
次韵奉待四叔父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昨日南征雁,还家报已迟
出处:
次韵奉待四叔父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今夜客中宿,德州城外船
出处:
宿德州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山东馀土俗,蓟北少风烟
出处:
宿德州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军馈交相集,舟行不可前
出处:
宿德州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时闻羸老语,菜熟是丰年
出处:
宿德州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消息浑难定,先生故不来
出处:
期筠心不至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眼花空对烛,心渴已生埃
出处:
期筠心不至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白发天谁管,青山路有媒
出处:
期筠心不至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此生真昨梦,随意且衔杯
出处:
期筠心不至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欲飞神不住,未到眼先明
出处:
游灵岩谒杜清献公读书处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山岂过江好,心终背郭清
出处:
游灵岩谒杜清献公读书处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村名犹杜曲,相业自端平
出处:
游灵岩谒杜清献公读书处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再拜吾何敢,凄然愧后生
出处:
游灵岩谒杜清献公读书处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太息青岩老,当年此灌畦
出处:
谒忠文先生追次先生旧韵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渭车方入卜,周道已兴西
出处:
谒忠文先生追次先生旧韵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齧雪终辞汉,封茅不到齐
出处:
谒忠文先生追次先生旧韵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惟馀文冢在,千古说幽栖
出处:
谒忠文先生追次先生旧韵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仓皇衣带诏,辛苦武乡侯
出处:
谒楼桑庙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西蜀分王地,中山奋迹秋
出处:
谒楼桑庙
作者:
谢铎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