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奕志
奕欣
奕绘
奕詝
奕譞
奕询
奕载
奚㵄
奚侗
奚冈
奚商衡
奚球
奚贾
奚铮
奥敦周卿
奥鲁赤
奭良
如兰
如愚
如愚居士
如晓
如松
如满
如禅师
如阜
妙严
妙信
妙复
妙女
妙惠
精选古诗
东台赵中宪观妓诗来和寄
谒陈白沙先生书院次同年赵司务韵
陈南斋考擢社师
题熊邑博南天遥祝卷
腊菊并头呈何春元昆玉
赠石泉吴郡博归隐
寄年家敬所筠源黄博士
和西洲曾郡伯对竹赋
古诗名句
尊酒便应留几杖,钓竿犹自滞江潭
西来青鸟飞飞急,欲向云中寄一椷
佳晨元巳一招携,脩禊同君出锦溪
春服乘风坛树外,夕帆催鸟海楼西
秉兰近水临芳甸,泛羽随波绕曲堤
从此花期多乐事,南园东谷乱莺啼
莺声渐远百花繁,韦曲寻春更一尊
共向小桥过竹径,偶随流水入桃源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簪笏行将依日月,襜帷犹复走风尘
出处:
新城道中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芳郊霞气多成彩,驿路山花并作春
出处:
新城道中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闻道崇贤今辟馆,说经谁解夺重茵
出处:
新城道中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紫诰淋漓御墨香,仙郎黼黻有辉光
出处:
寿诗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戏将綵服还宫锦,携得金茎荐寿觞
出处:
寿诗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赤水珠胎南海曲,罗浮丹穴白云乡
出处:
寿诗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岁星漫尔栖金马,洞口桃花正未央
出处:
寿诗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禁城双阙晓苍苍,丹诏新衔出未央
出处:
傅封君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日映宝纶浮御幄,天垂睿藻掞宸章
出处:
傅封君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弧晖高傍薇垣起,婺彩长悬绣斧光
出处:
傅封君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歌颂万年欢帝泽,莱阶频劝紫霞觞
出处:
傅封君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一尊聊共蓟门秋,秋色凭陵倚槛收
出处:
秋夕同林元培曾元鲁集李伯襄宅次伯襄韵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凉月祇应留客醉,清砧何事捣乡愁
出处:
秋夕同林元培曾元鲁集李伯襄宅次伯襄韵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漫怜宋玉空裁赋,谁似相如故倦游
出处:
秋夕同林元培曾元鲁集李伯襄宅次伯襄韵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当席朱弦君独奏,惭予巴唱若为酬
出处:
秋夕同林元培曾元鲁集李伯襄宅次伯襄韵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玉署凄清日闭关,金茎秋色带西山
出处:
甲寅秋日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宦情敢谓沧洲远,环佩长疑霄汉间
出处:
甲寅秋日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架上蠹鱼容吏隐,阶前驯鹤伴人閒
出处:
甲寅秋日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论文更有神仙侣,为简新诗细与删
出处:
甲寅秋日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鸣佩群趋问竖朝,为陈劝讲集官僚
出处:
甲寅秋日
作者:
韩日缵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