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梅冷生
梅卿氏
梅国淳
梅均
梅坡
梅娇
梅守箕
梅宝璐
梅尧臣
梅州民
梅应发
梅应春
梅应行
梅庚
梅德明
梅成栋
梅执礼
梅挚
梅文明
梅文鼎
梅文鼐
梅时举
梅曾亮
梅月堂诗
梅本裕
梅枚
梅枝凤
梅泽
梅清
梅灏
精选古诗
凉风曲
病目杂言
寄北觉隆上人
双雁伤翮育于庭中有感
游北寺亨上人后园
宿性公院
新雪
易州道中
古诗名句
计时未到春三月,何处飞来燕一双
千古事,九回肠
不须伤感与悲凉
相思恰似樽中酒,君若尝时细细尝
风软杨花尚自飞
长廊深院柳丝垂
隔邻横笛为谁吹
楼上已看山四立,窗前又见燕双归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古木千章屋数椽,此君颜色最宜怜
出处:
题画三首
作者:
王钝
朝代:
明
怡情不独琴书事,隔断红尘有翠烟
出处:
题画三首
作者:
王钝
朝代:
明
我家迁居自闽土,传世于今十有五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源源始从五季来,子姓咸知立门户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儒贤术业每升堂,云路登跻亦联武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石屏先生曾叔祖,锦绣轮囷作肝腑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平生踪迹半江湖,只把文章傲圭组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汝昔严君嗣冠裳,金台之上长翱翔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雄篇大字照玉署,诗名远播流钱塘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迩来书声虽比屋,愧我弟兄俱碌碌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行看庭砌长芝兰,秪见苍藤倚乔木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惟君伯氏振海东,云梦八九吞其胸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春秋奥义尽剖劂,五传同异工磨砻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射策丹墀始擢桂,拜官乌府俄乘骢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去年承恩入西蜀,黄麻紫诰相追逐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岂惟持斧慑凶邪,要使褰帷问民俗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汝今为弟能念兄,万里行色何㷀㷀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瞿塘无复向时险,剑阁试览前贤铭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成都鱼肥酒正美,一奏埙篪可胜喜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世间之乐此最真,白璧黄金何足拟
出处: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作者:
戴奎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