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李华(澹卿
李南寿
李南金
李南阳
李占
李及
李友太
李友棠
李友泉
李发甲
李叔与
李叔卿
李叔同
李叔玉
李叔达
李叔钧
李叔霁
李受
李古
李合
李吉甫
李同芳
李吕
李君何
李君式
李君房
李君行
李吟山
李含章
李呈祥
精选古诗
初秋杂感两首
春江感旧四首用吴梅村《琴河感旧》韵
客感寄某两首
杂感八首
将之日本别海棠三首
无题四首用《毁家诗纪》中四律韵
自述诗十八首
咏史三首
古诗名句
蹇驴踏雪寒应甚,玉洞烧丹暖倍常
东老调高须属和,欲排冬霸见春王
小园秋去更凄凉,十月重阴尽剥阳
东道烘炉登暖阁,北风吹雪散琼芳
附炎背冷何须较,对酒当歌却有常
且共醉乡寻嵇阮,勿烦骚社觅卢王
天开阊阖洒长风,蓬矢悬门气郁葱
寿斝载斟云液满,舞裙新妒石榴红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烟雨一蓑流舜泽,风花两味壮陶襟
出处:
归山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茅檐高出千峰首,凡鸟归来没处寻
出处:
归山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问寝茅檐下,鸡鸣露未稀
出处:
适志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髡彼两髦者,怡然下庭闱
出处:
适志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菽水甘淡泊,藜鹑禦寒饥
出处:
适志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斑衣初舞罢,红日上来迟
出处:
适志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六艺课诸子,五谷勤四肢
出处:
适志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使君问来路,童子云不知
出处:
适志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峰头探月窟,山腰系虹霓
出处:
适志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尘埃飞不到,天命乐奚疑
出处:
适志诗
作者:
杨钦
朝代:
明
判开混沌觉斯人,万古龙门上苑春
出处:
题莫状元祠
作者:
李信
朝代:
明
踪迹当年虽已往,一番桃浪今犹新
出处:
题莫状元祠
作者:
李信
朝代:
明
赤龙飞去散甘霖,只有灵湫万丈深
出处:
龙穴山题壁
作者:
罗彪
朝代:
明
千古江山存旧迹,四时烟雾锁长林
出处:
龙穴山题壁
作者:
罗彪
朝代:
明
鼎湖雨霁留寒色,禹浪春浓结暝阴
出处:
龙穴山题壁
作者:
罗彪
朝代:
明
昨夜前溪雷雨过,空应灵物重来寻
出处:
龙穴山题壁
作者:
罗彪
朝代:
明
寒风吹疏林,霜叶堕鸣雨
出处:
附箕降邵尧夫赋秋夜吟
作者:
冯旻
朝代:
明
怀思倦遥夜,清梦了无与
出处:
附箕降邵尧夫赋秋夜吟
作者:
冯旻
朝代:
明
揽衣起徘徊,人静月在户
出处:
附箕降邵尧夫赋秋夜吟
作者:
冯旻
朝代:
明
孤鸿亦念群,哀哀叫云渚
出处:
附箕降邵尧夫赋秋夜吟
作者:
冯旻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