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萧镃
萧长懋
萧雄
萧霖
萧韶
萧项
萧颖士
萧驎
萧鸿吉
萧龙
萨哈岱
萨大年
萨大文
萨玉衡
萨纶锡
萨迎阿
萨都剌
萼岭书生
葛□渭
葛一龙
葛之覃
葛书思
葛元福
葛公绰
葛其龙
葛嗣溁
葛士达
葛天民
葛嫩
葛守忠
精选古诗
题张给事安期图为乃翁寿
赠杨静之归真阳
到寺
太虚上人为起书楼
游西山胡本清邀留
新色寺与诸生留别
赵生书屋
题任宏器思亲卷
古诗名句
任凭笔底波涛涌,来淹江头夕照残
最是郁郎抒一慨,秋心浪漫数行间
性本难移岁岁同,鸡声剑影命关雄
家居翠竹红棉下,诗在黄沙朔漠中
有病不呻怀结垒,缘情生慨手书空
及时消受花清气,试听春浓在吊钟
花影如潮不夜天,风刀架起亦徒然
碧桃不比红梅劲,一样冲寒送旧年
查古诗
搜索
黄山歌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我梦黄山五十年,黄山梦我亦当然。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
诗句欣赏
MORE+
天上楼成忽见招,身后经传竟谁是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丁宁为语结发人,我死儿存书可亲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莫言孤寡即消落,当知富贵须辛勤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妻贤子孝念遗训,下帷读书初发愤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十载犹闻佔毕声,九霄忽睹鲲鹏运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虎榜春题姓字香,簪缨曳绂在周行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乌府争看新锦绣,白云还忆旧山房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山房书在人已逝,慈颜远隔萦离思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一望云山更怆神,独宿霜台不成寐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昨来北阙荷恩荣,褒封应慰倚门情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郎官追赠贲幽壤,昼绣东来别上京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上京渐远云渐近,浙水东头是乡郡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昔年猿鹤骇衣冠,此日风云护门径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綵衣舞罢望天门,思将忠赤答君恩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焉能久作林泉客,还欲离家辞白云
出处:
白云书舍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冀北霜寒正授衣,西风忽与故交违
出处:
送人南还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马嘶去路多秋草,旆拂离亭满夕晖
出处:
送人南还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客路不堪千里别,故乡今见几人归
出处:
送人南还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到家倘遇难兄问,蓟北云边一雁飞
出处:
送人南还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回风吹云杂高树,树底纷纷作疏雨
出处:
春雨山中谩兴寄忆诚辨戴隐君
作者:
李时勉
朝代:
明
画图几识春风面,文字曾参笔底禅。
我昔曾见梅瞿山,遗貌取神弃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两峰间。
古松蟠屈如卧龙,欲待云雨飞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笔长留后人参。
又有山僧名石涛,元气淋漓笔如椽。
纵横捭阖不可挡,变幻莫测如云烟。
我昔见其山水幛,悬之壁间气森然。
此画至今不能忘,闭目如对山人颜。
又复见其汤池图,吟诗欲上莲峰巅。
此翁一去五百载,巨名长令后人怜。
近代画黄欲数谁,举世皆知黄黄山。
宾老用笔如锥沙,瘦硬干枯透纸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间。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赏黄画难更难。
岂知山灵现神处,正在雨后夕照清风明月间。
虹叟看山九十载,得此真意诚难哉。
可惜世人都不识,令人千载发浩叹。
当今画黄谁第一,毗陵老人刘海粟。
九上黄山气如虹,巨笔扫出天都峰。
泼墨泼彩皆随意,笔墨已同造化工。
最难风雨雷电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铺纸挥毫和雨点,烟云飞入画图中。
忽见虬龙欲腾去,却是海老走笔泼墨所画之古松。
我对此老钦且佩,纵横今古无与对。
千年育秀谁之功,自是黄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黄第五回,冒雨直上鲫鱼背。
天公怜我痴且顽,顿开笑颜扫阴霾。
莲峰露出半面妆,耕耘、玉屏肃相待。
四顾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飘渺间。
次日复登莲花峰,极目欲尽东海东。
苍山万重皆锦绣,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归过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烟云。
清风故人不期遇,相视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题新图,挥毫我亦胆气粗。
题罢掷笔仰天笑,世间痴人翁与我。
千载此会难再得,惟恐天风海雨吹去无踪迹。
归来濡墨不暇思,走笔吟此黄山诗。
忆昔米颠只拜石,我与海老却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笔,画取双痴拜山图,留此惊世骇俗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