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宏
张宗尹
张宗旦
张宗泰
张宗瑛
张宗益
张定
张定千
张宝
张宝森
张实居
张客卿
张宣
张宣明
张宪
张宪和
张宪武
张宫
张宰
张家玉
张家珍
张家矩
张家鼎
张家鼒
张宸
张少博
张尔岐
张尔庚
张尔旦
张尔田
精选古诗
端午日感怀
彰德别叶庭荗
题杨参将出征
自题衣冠乘马小像
谪回东莆田林都宪
戌中故旧无来见独严仲洪赠诗和之
寄谢浙江陈都阃
宫词
古诗名句
品得秦筝初度曲,花前和露耍千秋
柳丝浓翠拂鞋钩
愁卧寒冰六尺藤,懒添温水一枝瓶
乱鸡啼雨要天明
等得梦来仍梦别,甫能惊觉又残灯
西江别路绕围屏
春欲去,如梦一庭空絮
墙里秋千人笑语,花飞撩乱处
查古诗
搜索
赠天遗老人虞逸夫三十二韵
作者:
冯其庸
朝代:
近现代
逸夫老子九十四,挥毫犹如骏马驷。
下笔千言不自止,思来云外鬼神使。
我昨养疴海之曲,偶写山水寄所思。
半以颐养半卧赏,岂论笔墨只自熹。
为使知友稍展眉,千里邮投博一睟。
岂知老人豁心眼,把卷便作摩诘笥。
从头一一仔细读,竟如座师阅卷试。
山隩水曲皆电扫,樵径茅舍无一遗。
亦见偏舟待明月,亦见扫径延客至。
亦闻梵呗清罄音,亦见深山藏古寺。
亦见乌桕霜叶红,亦见遥峰凝远翠。
亦见千丈泻飞瀑,亦见澄潭映碧珥。
亦见古木如老僧,亦见危崖蒙薜荔。
亦感山深似太古,亦感峰高裂目眦。
亦知幽谷神仙府,亦知桃源避秦地。
亦知连峰塞广宇,亦知洪荒世所弃。
画中三二逸民氏,不识前朝与今治。
只知四时山花落,岂解流光异世事。
老人不知画卷尽,犹觉摩崖可题字。
读罢此图长太息,挥毫竟作琼琚赐。
一泻千里数十韵,奔腾错落任恣肆。
忽如沧海涌洪涛,忽如怒马勒峻陂。
忽如广陵得知音,忽如清夜闻笛吹
。
悠悠身世共艰危,把卷我先心已醉。
梦里如闻山阳笛,风前欲洒向秀泪。
茫茫世事皆如此,不堪回首当日始。
我拜此老才如海,我惜此老命遭忌。
难得苍天尚有眼,留得此老作世瑞。
我谢此老赐琼玖,欲共此老痛一醉。
醉里混茫入太初,长避世途绝欺伪。
醒来同君麋鹿游,一卷德道究无为。
诗句欣赏
MORE+
祇愁去住别离难,奚恤往来行路远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酒阑催上潞河舟,潞河之水随东流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帆影忽经红叶岸,棹歌迥入黄芦洲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去路行行望桑梓,桑梓微茫隔溪水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箧中重整旧斑衣,膝下跪斟新绿蚁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家君昔宰幽燕南,尊翁载铎来杏坛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山斗光中识颜色,珠玑落处聆笑谈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君家仲兄乡进士,论交于我最知己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紫陌相逢未几旬,云山依旧成千里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题诗今日送君归,令人却忆十年时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一乐堂中欢会处,殷勤为我道相思
出处:
送何维良归新淦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浩浩歌,钟鼎勋庸如命何
出处: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天降吾衷吾不昧,讵肯随时徒媕阿
出处: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得意饱餐光禄饭,失意归耕南亩禾
出处: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浮云聚散吾何与,笑渠倾夺纷操戈
出处: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君不见苏秦手提六国印,千里驺从徒撝诃
出处: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又不见冯道身为五朝相,四海疮痍谁抚摩
出处: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富贵于时苟无益,眼底风花瞬息过
出处: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明道列官乌府署,伊川劝讲金銮坡
出处: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补衮不求人过失,格心惟以道渐磨
出处: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作者:
黄仲昭
朝代:
明
下笔千言不自止,思来云外鬼神使。
我昨养疴海之曲,偶写山水寄所思。
半以颐养半卧赏,岂论笔墨只自熹。
为使知友稍展眉,千里邮投博一睟。
岂知老人豁心眼,把卷便作摩诘笥。
从头一一仔细读,竟如座师阅卷试。
山隩水曲皆电扫,樵径茅舍无一遗。
亦见偏舟待明月,亦见扫径延客至。
亦闻梵呗清罄音,亦见深山藏古寺。
亦见乌桕霜叶红,亦见遥峰凝远翠。
亦见千丈泻飞瀑,亦见澄潭映碧珥。
亦见古木如老僧,亦见危崖蒙薜荔。
亦感山深似太古,亦感峰高裂目眦。
亦知幽谷神仙府,亦知桃源避秦地。
亦知连峰塞广宇,亦知洪荒世所弃。
画中三二逸民氏,不识前朝与今治。
只知四时山花落,岂解流光异世事。
老人不知画卷尽,犹觉摩崖可题字。
读罢此图长太息,挥毫竟作琼琚赐。
一泻千里数十韵,奔腾错落任恣肆。
忽如沧海涌洪涛,忽如怒马勒峻陂。
忽如广陵得知音,忽如清夜闻笛吹。
悠悠身世共艰危,把卷我先心已醉。
梦里如闻山阳笛,风前欲洒向秀泪。
茫茫世事皆如此,不堪回首当日始。
我拜此老才如海,我惜此老命遭忌。
难得苍天尚有眼,留得此老作世瑞。
我谢此老赐琼玖,欲共此老痛一醉。
醉里混茫入太初,长避世途绝欺伪。
醒来同君麋鹿游,一卷德道究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