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赋
王赏
王赓言
王赛玉
王赞
王赞襄
王赠芳
王起
王超
王越
王越宾
王越石
王跂
王轩
王轸
王辅
王辅世
王辉
王辟疆
王辰顺
王达
王达善
王过
王迈
王进之
王连瑛
王迤祖
王迥
王述
王追骐
精选古诗
题顾叔明所藏湘江雨霁竹图
七清图
梅竹双清为上洋何仲阳作
梅鹤为邹仲和作
水仙怪石
橘隐谢钱伯康
赠叶君
送徐光永还包山
古诗名句
乘流偏自怀渔艇,漉洒何妨卸葛巾
懒与公卿论行辈,惯从猿鹤结比邻
临歧记嘱仙郎语,好竭忠勤答圣明
浮世劳劳未脱骖,路程西北又东南
孤帆直破三江浪,壮志平开五岭岚
名利到头成鹿梦,诗文枉自费丛谈
凭谁独立尘埃表,明月清风一味酣
欲振儒风扇九畿,江门暂卸一竿丝
查古诗
搜索
读金陵俞仲髦荔枝辞戏作五十四韵
作者:
宋珏
朝代:
明
俞公晚好事,垂涎及荔支。
愿贬枫亭驿,甘作驿丞卑。
忘意荔熟日,端坐饱啖之。
事有谬不然,倾耳听我词。
枫亭闽孔道,迎送无停时。
漳泉贵宦多,暑行喜夜驰。
东迎接不及,南送已嫌迟。
炎天夫马缺,每被豪奴笞。
此亦丞常分,受辱其所宜。
及至荔支熟,苦情公不知。
驿庭只四树,树老半枯枝。
每岁贡上官,皆派丞往赍。
岁有熟不熟,上官循旧规。
十万献抚按,百万分三司。
四郡大乡官,例亦有馈遗。
张家赊数担,李家复那移。
封缄青笼内,渡江敢辞危。
伺候烈日中,暍死敢言疲。
门吏急使用,乃得进丹墀。
不然香气变,色味复差池。
小则受棰楚,大则冠袍褫。
上官幸色喜,归见妻孥悲。
张三昨索价,李四又忙追。
门前递骂呼,簪珥典偿伊。
衣衫准子钱,反言伊受亏。
妻孥交口詈,驿丞两耳垂。
荔支有此苦,谁说甜如饴。
公思啖尤物,一事颇燥脾。
莆多荔支园,园丁尽可为。
五月六月交,朱实已累累。
贩子未采摘,园丁不暂离。
中搭四柱楼,夜以防偷儿。
园丁卧楼中,两手如悬捶。
珊瑚为我幄,碧玉为我帷。
园林悄无人,惟有凉月窥。
伸手即可摘,摘食复奚疑。
口吮荔支汁,指剥荔支皮。
皮核卸楼下,堆积如城陴。
饱即扪腹卧,恬若陈希夷。
既不费银钱,又无人把持。
清福如此享,神仙亦妒其
。
家家亦有园,宋香品最奇。
崔亭与鬯山,霞墩及东陂。
陈紫比毛嫱,江绿匹西施。
年年皆遍尝,题咏壁淋漓。
自署荔仙人,不羡加太师。
无端客钟陵,十载滞归期。
荔熟必入梦,醒来空嗟咨。
无罪坐自囚,无官反自羁。
言梅宁止渴,说饼岂疗饥。
清福不得享,作计无乃痴。
昨为人写生,费墨及胭脂。
今复弄纸笔,挥汗作此诗。
诗以嘲俞公,因之以自嗤。
诗句欣赏
MORE+
羹蔬胜肉味,酌醴比醪醇
出处: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丘壑道常在,田园情更亲
出处: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双钩窗下草,数卷架中尘
出处: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金马喧何避,桑枢辙屡新
出处: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饭儿同脱粟,衣仆尚悬鹑
出处: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有室堪容膝,无财可累身
出处: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祇言因宦达,何事以官贫
出处: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欲待抛簪绂,归寻南涧蘋
出处: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蓟门紫玉李,懿此麝香名
出处:
陈德基户曹见饷麝香李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本自芬馨似,不言蹊径成
出处:
陈德基户曹见饷麝香李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近秋得佳实,先夏荫芳荣
出处:
陈德基户曹见饷麝香李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洗谢玉泉软,沉将寒水清
出处:
陈德基户曹见饷麝香李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好我因投果,思君欲报琼
出处:
陈德基户曹见饷麝香李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御河三百里,南下作天津
出处:
天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堤似饮牛畔,船如驾鹊滨
出处:
天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荣光元瑞洛,德水故溁秦
出处:
天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赴海仙瀛接,经天帝泽新
出处:
天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水香花近苑,沙碧柳藏春
出处:
天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今夕乘槎使,谁知问渡人
出处:
天津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津涂通四塞,候馆次连营
出处:
晚登天津回望京邑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愿贬枫亭驿,甘作驿丞卑。
忘意荔熟日,端坐饱啖之。
事有谬不然,倾耳听我词。
枫亭闽孔道,迎送无停时。
漳泉贵宦多,暑行喜夜驰。
东迎接不及,南送已嫌迟。
炎天夫马缺,每被豪奴笞。
此亦丞常分,受辱其所宜。
及至荔支熟,苦情公不知。
驿庭只四树,树老半枯枝。
每岁贡上官,皆派丞往赍。
岁有熟不熟,上官循旧规。
十万献抚按,百万分三司。
四郡大乡官,例亦有馈遗。
张家赊数担,李家复那移。
封缄青笼内,渡江敢辞危。
伺候烈日中,暍死敢言疲。
门吏急使用,乃得进丹墀。
不然香气变,色味复差池。
小则受棰楚,大则冠袍褫。
上官幸色喜,归见妻孥悲。
张三昨索价,李四又忙追。
门前递骂呼,簪珥典偿伊。
衣衫准子钱,反言伊受亏。
妻孥交口詈,驿丞两耳垂。
荔支有此苦,谁说甜如饴。
公思啖尤物,一事颇燥脾。
莆多荔支园,园丁尽可为。
五月六月交,朱实已累累。
贩子未采摘,园丁不暂离。
中搭四柱楼,夜以防偷儿。
园丁卧楼中,两手如悬捶。
珊瑚为我幄,碧玉为我帷。
园林悄无人,惟有凉月窥。
伸手即可摘,摘食复奚疑。
口吮荔支汁,指剥荔支皮。
皮核卸楼下,堆积如城陴。
饱即扪腹卧,恬若陈希夷。
既不费银钱,又无人把持。
清福如此享,神仙亦妒其。
家家亦有园,宋香品最奇。
崔亭与鬯山,霞墩及东陂。
陈紫比毛嫱,江绿匹西施。
年年皆遍尝,题咏壁淋漓。
自署荔仙人,不羡加太师。
无端客钟陵,十载滞归期。
荔熟必入梦,醒来空嗟咨。
无罪坐自囚,无官反自羁。
言梅宁止渴,说饼岂疗饥。
清福不得享,作计无乃痴。
昨为人写生,费墨及胭脂。
今复弄纸笔,挥汗作此诗。
诗以嘲俞公,因之以自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