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乐咸
乐备
乐婉
乐府
乐时鸣
乐昌公主
乐沆
乐章
乐诏
乐雷发
乐黄庭
乔世宁
乔世臣
乔亿
乔侃
乔光烈
乔吉
乔备
乔大壮
乔大鸿
乔孝本
乔宇
乔守敬
乔崇修
乔崇烈
乔彦
乔扆
乔树楠
乔梦符
乔氏
精选古诗
程处士祠
程处士祠
寓西宁即事
仙遇湖寺
状元瑞莲一茎三花
重游何茂才御璧园林
重游何茂才御璧园林
重游何茂才御璧园林
古诗名句
曾骑竹马妄追风,经世衰荣约略同
俱是贱人牛口下,未离故态雁行中
北屋连江面远峰,水禽山鹿谩相从
径因待月还宜曲,门为藏春再设重
雨暗蘼芜分绿锁,天晴杨柳借云封
攻琴乐酒年来癖,更好垂帘称懒慵
别来多雨更多风,野水苍茫浸碧空
惆怅数枝憔悴柳,不堪持赠胆瓶中
查古诗
搜索
石鼓歌
作者:
李延兴
朝代:
元末明初
乾坤清淑之气,蜿蟺扶舆亘西极,化作岐山之阳石鼓十。
六丁二酉铲断昆崙之瑶峰,缥缈云根堕穹碧。
层崖秋碎方祗愁,大星宵陨圆灵泣。
中虚不露疏凿文,太素犹涵混沌质。
伟哉周家宣王中兴时,戈鋋彗云九县一
。
明堂受朝群后来,天威不违颜咫尺。
岐阳之狩载阳国之灵,王气腾霄何赫奕。
八鸾声戛秋风高,九旗光动朝暾赤。
歌车攻,咏吉日。
张皇维,昭帝绩。
泰山盘,石之祚。
炳烈千万春,勒之贞珉古无匹。
其形如鼓不可扣之鸣,其体浑沦绝侣大造无痕迹。
其字遒逸宛是篆与科,其文古雅髣髴周之什。
吉甫歌,史籀笔,制作森严照岐邑。
年多物化理则然,金字半灭无人识。
老蛟摧裂野火焚,古墨淋漓苔雨蚀。
青城学士昔在大德初,见之林下久叹息。
入朝亟为丞相言,如此至宝何可以弃掷。
大车彭彭挽致来孔庭,天地风云亦动色。
我尝爱此十鼓文字奇,抚玩摩挲不知日之夕。
荏苒光阴数十春,春风吹愁发生白。
近时再过石鼓旁,阶草蒙茸没双屐。
细看字画转么么,徙倚回廊泪沾臆。
东安邓尹弹琴青桂林,议论文章脱尘俗。
平生好古如古人,直欲蒐抉周秦之故实。
里中更有朱先生,白首著书穷日力。
寄书远访石鼓文,细字满笺珠的皪。
书中宛宛见高情,识者见之争爱惜。
乃知先生好古不减吾,邓侯吾徒委琐岂复如先生,喜新厌旧犹戏剧。
吾友秦邮李希文,新来小篆亦杰出。
夷门梁君子,宜苦学张颠之草书,电埽千军烂如拭。
我生雅恨不能书,每见名家如有失。
朱先生,古遗直,甚欲相从不可得。
山中茅屋书满床,何时一到虚轩分半席。
直须和我石鼓歌,战退苏韩入坚壁。
呜呼古之作者往往苦用心,岂惟杜预雅有春秋癖。
今人无复见古人,徒劳纸上赏遗墨。
鱼目滔滔久混珍,后来此鼓谁收拾。
燕之石,等圭璧,荆之璞,同瓦砾。
古风不返天茫茫,何如烂醉林皋卧苔石。
诗句欣赏
MORE+
一笑千古空,世事复何有
出处:
寿俞景梧六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荏苒岁月疏,相看成白首
出处:
寿俞景梧六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今吾持一觞,祝君无疆寿
出处:
寿俞景梧六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借问此觞酒,还如少年否
出处:
寿俞景梧六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与我同时人,半已成腐朽
出处:
寿俞景梧六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而我幸与君,一觞还相偶
出处:
寿俞景梧六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回首生平欢,转觉澹可久
出处:
寿俞景梧六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但醉莫复问,君歌我击缶
出处:
寿俞景梧六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去日每苦多,来日每苦少
出处: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栖栖世中事,鼎鼎谁能了
出处: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所以达人心,摆落出物表
出处: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吾慕东溟翁,摄生得其道
出处: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投志西来宗,无念以为宝
出处: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观空觉诸妄,薶照澹自保
出处: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平生经苦辛,未尝入怀袌
出处: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理得身世宽,战胜颜色好
出处: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持此入无穷,长随天地老
出处:
寿吴东溟先生七十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秋至林薄佳,幽人自怡悦
出处: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閒寻山中侣,偶坐松下石
出处: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一酌清冷泉,涤兹当午热
出处:
送辰州守瞿元立
作者:
高攀龙
朝代:
明
六丁二酉铲断昆崙之瑶峰,缥缈云根堕穹碧。
层崖秋碎方祗愁,大星宵陨圆灵泣。
中虚不露疏凿文,太素犹涵混沌质。
伟哉周家宣王中兴时,戈鋋彗云九县一。
明堂受朝群后来,天威不违颜咫尺。
岐阳之狩载阳国之灵,王气腾霄何赫奕。
八鸾声戛秋风高,九旗光动朝暾赤。
歌车攻,咏吉日。
张皇维,昭帝绩。
泰山盘,石之祚。
炳烈千万春,勒之贞珉古无匹。
其形如鼓不可扣之鸣,其体浑沦绝侣大造无痕迹。
其字遒逸宛是篆与科,其文古雅髣髴周之什。
吉甫歌,史籀笔,制作森严照岐邑。
年多物化理则然,金字半灭无人识。
老蛟摧裂野火焚,古墨淋漓苔雨蚀。
青城学士昔在大德初,见之林下久叹息。
入朝亟为丞相言,如此至宝何可以弃掷。
大车彭彭挽致来孔庭,天地风云亦动色。
我尝爱此十鼓文字奇,抚玩摩挲不知日之夕。
荏苒光阴数十春,春风吹愁发生白。
近时再过石鼓旁,阶草蒙茸没双屐。
细看字画转么么,徙倚回廊泪沾臆。
东安邓尹弹琴青桂林,议论文章脱尘俗。
平生好古如古人,直欲蒐抉周秦之故实。
里中更有朱先生,白首著书穷日力。
寄书远访石鼓文,细字满笺珠的皪。
书中宛宛见高情,识者见之争爱惜。
乃知先生好古不减吾,邓侯吾徒委琐岂复如先生,喜新厌旧犹戏剧。
吾友秦邮李希文,新来小篆亦杰出。
夷门梁君子,宜苦学张颠之草书,电埽千军烂如拭。
我生雅恨不能书,每见名家如有失。
朱先生,古遗直,甚欲相从不可得。
山中茅屋书满床,何时一到虚轩分半席。
直须和我石鼓歌,战退苏韩入坚壁。
呜呼古之作者往往苦用心,岂惟杜预雅有春秋癖。
今人无复见古人,徒劳纸上赏遗墨。
鱼目滔滔久混珍,后来此鼓谁收拾。
燕之石,等圭璧,荆之璞,同瓦砾。
古风不返天茫茫,何如烂醉林皋卧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