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周照
周熙元
周燔
周燕婷
周燮
周燮祥
周爔
周牧
周献甫
周玄
周玉晨
周玉瓒
周玉箫
周玉衡
周珠生
周珣
周珽
周理
周琳
周琼
周瑀
周瑛
周瑶
周璠
周瓒
周用
周申
周登
周百禄
周直孺
精选古诗
大梁吟送李进士
东海太守行赠徐以敬
石斋歌
五马行
忆昔行
忆昔行
田子行
少谷子行
古诗名句
嶙峋直上三千丈,星辰可蹑日可望
风落钧天帝畤前,瀑飞积雪神皋上
名山雄镇胡为哉,明牧应求济世才
华阴京兆徵恢出,石室成都待朕开
济阳高君岂其胤,麟符作守新安郡
五马纡临紫气遥,尺书召入甘泉近
君不见容成氏浮丘公,行随绛节轩辕宫
圣主明堂朝列辟,岂劳旌驭过崆峒
查古诗
搜索
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
作者:
冯琦
朝代:
明
世事亦何常,惨舒递相荡。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怅。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壮。
漫同贾生哭,实恃汉文量。
日月岂不照,雷霆未敢抗。
其日风尘昏,黄云自飞飏。
侍臣尽改服,缇骑纷持杖
。
矫矫山阴公,尺牍还内降。
庭蓄留侯策,帝厌王陵戆。
赤舄将去国,白麻别命相。
省垣及选部,一时尽屏放。
就中谁最贤,钟张尤倜傥。
两生躯干小,气欲排峦嶂。
新从上谷来,胆落临边将。
豺狼尽已屏,藜藿谁敢傍。
古来直节士,大半投炎瘴。
至尊多优容,忍使居一障。
视汝舌尚在,幸汝身无恙。
莫忘国士遇,宁同庶人谤。
所惜正士去,满朝气凋丧。
从兹天厩马,静立含元仗。
居然言路塞,兼虞祸机酿。
傅言半疑信,蓄意多观望。
稽首辞九庙,尚欲徼灵贶。
国本苟不摇,宁使臣言妄。
謇予非诤臣,执经侍帷帐。
吏隐类方朔,谏说慕袁盎。
威颜尚不接,肝胆终难谅。
知无匡世资,三山行将访。
诗句欣赏
MORE+
万里云霄观直谏,孤身沧海荷生还
出处:
都门饯别詹咫亭旧父母偕王仪甫太仆康裕卿管建初诸山人即席得山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楚骚未许歌渔父,宣召行看近圣颜
出处:
都门饯别詹咫亭旧父母偕王仪甫太仆康裕卿管建初诸山人即席得山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越水闽溪堪对酒,寄情暂与白鸥閒
出处:
都门饯别詹咫亭旧父母偕王仪甫太仆康裕卿管建初诸山人即席得山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萧萧木叶总秋声,巧夕长安试结盟
出处:
七夕偕许稚干寮长童子鸣诸公集王太仆仪甫园亭得惊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月满楼台人共倚,星回河汉鹊还惊
出处:
七夕偕许稚干寮长童子鸣诸公集王太仆仪甫园亭得惊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风云天上成良晤,兰玉尊前此合并
出处:
七夕偕许稚干寮长童子鸣诸公集王太仆仪甫园亭得惊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惭愧一官依北斗,可能词赋拟西京
出处:
七夕偕许稚干寮长童子鸣诸公集王太仆仪甫园亭得惊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青山含霁色,联骑入都城
出处:
同诸公马上望庐阁得城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梵阁云中出,林钟雨后鸣
出处:
同诸公马上望庐阁得城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风烟分胜地,岁月老尘缨
出处:
同诸公马上望庐阁得城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共抱登临癖,重来不负盟
出处:
同诸公马上望庐阁得城字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瑟瑟商飙剑色寒,家山俱入梦中看
出处: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长安元自知潘岳,莫赋閒居恋鹖冠
出处: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籍籍声华满上京,秋来忽动綵衣情
出处: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松萝旧社行吟处,应听山莺忆友生
出处: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渭城一唱一魂消,昨夜秋风吹鹊桥
出处: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最是江枫惜离别,不堪片片舞行镳
出处: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倾盖逢君春酒卮,黄金台下细论诗
出处: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定知陟屺情偏剧,忽挂云帆易水涯
出处: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赋就长杨芳桂丛,隋珠早已动三公
出处:
送潘象安归省八首
作者:
梁孜
朝代:
明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怅。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壮。
漫同贾生哭,实恃汉文量。
日月岂不照,雷霆未敢抗。
其日风尘昏,黄云自飞飏。
侍臣尽改服,缇骑纷持杖。
矫矫山阴公,尺牍还内降。
庭蓄留侯策,帝厌王陵戆。
赤舄将去国,白麻别命相。
省垣及选部,一时尽屏放。
就中谁最贤,钟张尤倜傥。
两生躯干小,气欲排峦嶂。
新从上谷来,胆落临边将。
豺狼尽已屏,藜藿谁敢傍。
古来直节士,大半投炎瘴。
至尊多优容,忍使居一障。
视汝舌尚在,幸汝身无恙。
莫忘国士遇,宁同庶人谤。
所惜正士去,满朝气凋丧。
从兹天厩马,静立含元仗。
居然言路塞,兼虞祸机酿。
傅言半疑信,蓄意多观望。
稽首辞九庙,尚欲徼灵贶。
国本苟不摇,宁使臣言妄。
謇予非诤臣,执经侍帷帐。
吏隐类方朔,谏说慕袁盎。
威颜尚不接,肝胆终难谅。
知无匡世资,三山行将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