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师拓
师显行
师晦文
师浑甫
师祯
师范
师颃
师骥
师鼐
希光
希叟
希迁
希道
帛道猷
席佩兰
席元明
席夔
席子研
席应真
席慧文
席汝明
席汝言
席炎
席瑶林
席羲叟
席豫
席镐
常不轻
常令孙
常传正
精选古诗
谒于忠肃公墓
雨中初泛西湖
雨中初泛西湖
雨中初泛西湖
雨中初泛西湖
雨中初泛西湖
雨中初泛西湖
雨中初泛西湖
古诗名句
相期
更当何处,算古来、相接眼中稀
寄与兰成新赋,也应为我沾衣
澹西园暮景,对别酒,惜临分
爱襆被中台,挂冠神武,谁得如君
纷纷道途鞍马,甚当时、王粲也从军
处处惊乌夜月,年年落雁横汾
菟裘老计在耕耘
查古诗
搜索
长安明月篇
作者:
屠隆
朝代:
明
长安明月正秋宵,桂树扶疏香不销。
初悬碧海生华屋,渐转朱城隐丽谯。
白露玉盘流素液,丹霞宝镜拂轻绡。
明浮汉殿凉仙掌,暗入秦楼湿紫箫。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参差玉叶披香树,宛转金波太液桥。
披香太液纷相属,玉叶金波寒蔌蔌。
万户平临不夜城,六街尽在清凉国。
洞庭湖中木叶稀,姑苏台上城乌宿。
灵妃鼓瑟湘江头,神女弄珠汉水曲。
朱弦的的泛崇兰,翠袖娟娟映修竹。
既从天汉掩疏星,亦与君王代银烛。
君王对此秋漫漫,龙楼鱼钥开长安。
闪闪鸳鸯香雾绕,溶溶干鹊玉华漙。
风飘绰约双鬟女,花近葳蕤七宝栏。
新出蛾眉插正似,圆来娇面借同看。
昭阳粉黛生香暖,长信梧桐照影寒。
飞燕单衫初舞罢,班姬双泪欲啼干。
自以光辉荐寒暖,每逢佳节助悲欢。
有时照入空闺里,萧瑟流黄夜惊起。
能于瓦上白如霜,复遣床前凉似水。
情到鸾笺泪万行,梦回鸳帐人千里。
有时照向边塞头,黄沙茫茫白草秋。
已伤长夜吹边穟,又奈寒光照戍楼。
归兴三秋度辽水,愁心一夜满并州。
古来一片长安月,对之万种人情别。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
遂令皎皎地上霜,都作星星鬓边雪。
从他人世换春秋,不向中天数圆缺。
且因光景及芳年,乘兴先开歌舞筵。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
佳会于人既不易,良宵顾影亦堪怜。
兴来坐到星河晓,醉后还操《明月篇》。
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
。
诗句欣赏
MORE+
金河玉塞路逶迤,鸿雁嗷嗷飞复栖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露下已先孤鹤警,月明还接断猿啼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潇湘洞庭秋万里,苦竹蒹葭烟雨里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过客维舟夜夜闻,渔人吹笛纷纷起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白云飘尽越天开,千里相呼一夕回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晓风芦荻溪边过,暮雨芙蓉滩上来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芙蓉芦荻秋相向,滩雨溪风逗清响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侧耳不知何处边,举头忽在西楼上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城南怨妇思寥寂,每听一声泪沾臆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共言鸿雁解传书,雁声听尽无消息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秋江枫林连水生,水上罗网共林横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好向云霄却飞去,弋人不解爱能鸣
出处:
雁声篇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我昔云山结灵友,春风日解松花酒
出处:
秋日作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乍可狂歌在世中,何因落魄居人后
出处:
秋日作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人间红尘万丈馀,一日十避无宁居
出处:
秋日作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大人莫笑裈中虱,神骏曾为辕下驹
出处:
秋日作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朅来卧病寒塘上,门径萧萧秋草长
出处:
秋日作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洛阳二顷无心求,成都四壁还相向
出处:
秋日作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匣中神物是龙泉,虽复沉埋光在天
出处:
秋日作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壮夫不洒穷途泪,且自垂钓秋江前
出处:
秋日作
作者:
李云龙
朝代:
明
初悬碧海生华屋,渐转朱城隐丽谯。
白露玉盘流素液,丹霞宝镜拂轻绡。
明浮汉殿凉仙掌,暗入秦楼湿紫箫。
魄满中秋天浩荡,光圆三五夜迢遥。
参差玉叶披香树,宛转金波太液桥。
披香太液纷相属,玉叶金波寒蔌蔌。
万户平临不夜城,六街尽在清凉国。
洞庭湖中木叶稀,姑苏台上城乌宿。
灵妃鼓瑟湘江头,神女弄珠汉水曲。
朱弦的的泛崇兰,翠袖娟娟映修竹。
既从天汉掩疏星,亦与君王代银烛。
君王对此秋漫漫,龙楼鱼钥开长安。
闪闪鸳鸯香雾绕,溶溶干鹊玉华漙。
风飘绰约双鬟女,花近葳蕤七宝栏。
新出蛾眉插正似,圆来娇面借同看。
昭阳粉黛生香暖,长信梧桐照影寒。
飞燕单衫初舞罢,班姬双泪欲啼干。
自以光辉荐寒暖,每逢佳节助悲欢。
有时照入空闺里,萧瑟流黄夜惊起。
能于瓦上白如霜,复遣床前凉似水。
情到鸾笺泪万行,梦回鸳帐人千里。
有时照向边塞头,黄沙茫茫白草秋。
已伤长夜吹边穟,又奈寒光照戍楼。
归兴三秋度辽水,愁心一夜满并州。
古来一片长安月,对之万种人情别。
月圆月缺如循环,秋去秋来无断绝。
遂令皎皎地上霜,都作星星鬓边雪。
从他人世换春秋,不向中天数圆缺。
且因光景及芳年,乘兴先开歌舞筵。
同酬彩笔邀希逸,自举金杯呼谪仙。
佳会于人既不易,良宵顾影亦堪怜。
兴来坐到星河晓,醉后还操《明月篇》。
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