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叶时亨
叶时晰
叶昌炽
叶明
叶明楷
叶映榴
叶春及
叶春芳
叶景山
叶权
叶李
叶杞
叶杲
叶枌
叶林
叶枢
叶某
叶树东
叶桂女
叶梅峤
叶梦得
叶梦熊
叶梦鼎
叶棐恭
叶棣
叶森
叶椿
叶楚伧
叶槐
叶樾
精选古诗
狄明叔邀集新居命女伎奏剧凡玉簪浣纱红拂三本即席成七言律四章
狄明叔邀集新居命女伎奏剧凡玉簪浣纱红拂三本即席成七言律四章
狄明叔邀集新居命女伎奏剧凡玉簪浣纱红拂三本即席成七言律四章
于生高冈以早春九日初度赋赠二章
于生高冈以早春九日初度赋赠二章
夜同朱吴李徐诸生集于茂才宅听歌
送赵太学之北雍
送黄上仲归赤城时以伯兄说仲书至
古诗名句
骥足岂能淹百里,暂布阳春到桑梓
明当五邑苏巅崖,恩波浩荡双溪水
双溪溪水清见沙,溪梅灿灿冰玉华
美人元是西湖家,嚼梅饮水溪之涯
霜毫不写香影句,挥霍春风满棠树
溪堂玉立听鸣琴,人比梅花更清素
东风有意相温存,南枝北枝花正繁
愿借桃李朝露恩,松台薇省先移根
查古诗
搜索
张司徒所画山国图歌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滇南一道盘云上,永昌巍巍更相望。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
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
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
诗句欣赏
MORE+
愤惋匪骨肉,中情恒相随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形骸既勿恤,修名欲何为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灵枢返宵夙,九曜争光辉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章黻晔且煌,旧乡亦有犁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寸心苟不忘,率土皆潢池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日月有明晦,桀挚奚是非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古称鸱夷子,三徙有荣名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仕越谏伐吴,会稽几危倾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反国共忧辱,二岁乃行成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计然策十五,报吴卒以平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横行江淮东,诸侯谁与争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功成受上将,遗书投海滨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致产数千万,齐主闻其名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相齐曾几时,归印辞乡邻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閒行止于陶,贸易兼躬耕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累赀复巨万,中男行杀人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千金不死市,褐器致庄生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长男重弃财,竟以殒其身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贵既不可久,富亦何足陈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人生若朝露,不如贱与贫
出处:
咏史十二首
作者:
释函是
朝代:
明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
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
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