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毛媞
毛季子
毛宏
毛崇
毛师柱
毛幵
毛序
毛张健
毛德如
毛德琦
毛振翧
毛文蔚
毛文锡
毛方平
毛明素
毛晋
毛杭
毛正学
毛沂
毛沧洲
毛注
毛泽东
毛涣
毛渐
毛滂
毛澄
毛炳
毛熙震
毛珝
毛直方
精选古诗
水乡竹枝三首
水乡竹枝三首
有客询以朦胧诗有感(古风)
旅闲聊作《中国政区歌》三首(古风)
旅闲聊作《中国政区歌》三首(古风)
旅闲聊作《中国政区歌》三首(古风)
重游海门咏文天祥四首(古风)
重游海门咏文天祥四首(古风)
古诗名句
琼岛瑶楼著此身,临风一望更消魂
千红万紫绣春纹
海上月来潮有韵,樽前花落玉生薰
鹤鸣声里又黄昏
海风拂面,人在深深院
满树玉兰香不断,花外白鸥旋转
琴师弹彻《平沙》,酒徒饮尽流霞
一样潮生日落,烟愁偏绕侬家
查古诗
搜索
张司徒所画山国图歌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滇南一道盘云上,永昌巍巍更相望。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
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
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
诗句欣赏
MORE+
沦落古今同一叹,贾生祠下独兴哀
出处:
送张肖甫谪陈州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梁园风日值高秋,楚客心悲独上楼
出处:
答吴明卿登梁城见寄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远道莫传青玉案,故人偏解紫貂裘
出处:
答吴明卿登梁城见寄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层城画角尘沙起,四野清砧草木愁
出处:
答吴明卿登梁城见寄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何事马卿游已倦,只缘词赋尚淹留
出处:
答吴明卿登梁城见寄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清秋形胜百泉开,不是湘潭楚客来
出处:
和张肖甫夜宿苏门山同雪蓑道人夜谈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日抱黄河明九曲,星从中岳动三台
出处:
和张肖甫夜宿苏门山同雪蓑道人夜谈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山前夜色留真侣,谷口天晴出怒雷
出处:
和张肖甫夜宿苏门山同雪蓑道人夜谈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不见孙登长啸处,浮云今古意堪哀
出处:
和张肖甫夜宿苏门山同雪蓑道人夜谈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竹径萦萦霞石光,短檠分照薜萝长
出处:
同文寿承李伯承郭次甫吴约卿夜集思伯馆得阳字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饮中草圣惟吴苑,坐上才人拟柏梁
出处:
同文寿承李伯承郭次甫吴约卿夜集思伯馆得阳字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玉手持觞娱永夜,黄花留艳过重阳
出处:
同文寿承李伯承郭次甫吴约卿夜集思伯馆得阳字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风尘自有沧洲兴,不叹飘蓬在异乡
出处:
同文寿承李伯承郭次甫吴约卿夜集思伯馆得阳字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手把青藜诵远游,薜萝为带鹿为裘
出处:
郭次甫移寓姚元白馆过讯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别来天姥山中雪,归去安期海上舟
出处:
郭次甫移寓姚元白馆过讯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关外千言犹可授,桑间三宿为谁留
出处:
郭次甫移寓姚元白馆过讯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金陵市隐元相逐,好向长安作醉侯
出处:
郭次甫移寓姚元白馆过讯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绨袍犹接故人欢,尊酒同挥雨雪寒
出处:
徐子与至都下同梁思伯过访得寒字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草积射堂初解?,花明燕阙复弹冠
出处:
徐子与至都下同梁思伯过访得寒字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交游渐觉青云尽,世路从知白首难
出处:
徐子与至都下同梁思伯过访得寒字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
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
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