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吕㦂
吕三馀
吕中孚
吕之鹏
吕人龙
吕令问
吕仰曾
吕仲甫
吕价
吕伯刚
吕元夫
吕元锡
吕兆麒
吕公弼
吕公溥
吕公著
吕午
吕南公
吕卣
吕及之
吕同老
吕商隐
吕嘉问
吕坤
吕坤德
吕声之
吕复
吕夏卿
吕大临
吕大吕
精选古诗
觉后
谢姜大参惠酒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
古诗名句
倾一国、明光缬
裁一幅、斜阳褋
令此炼形者,肆意飞勃
天地傍瞻长矫翮,青山海雨承轻屧
是诞于夏野死于风,同吾骨
天胚朴斲到云根
砺寒髓、锢玉筋
少年身是万年魂
查古诗
搜索
张司徒所画山国图歌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滇南一道盘云上,永昌巍巍更相望。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
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
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
诗句欣赏
MORE+
秋归远水行应杳,夜发轻舟挽不留
出处:
送李县赴调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楚璞由来天下宝,不妨明主再三投
出处:
送李县赴调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绛帐中横半席青,邻庠犹自识先生
出处:
送新昌某学师谕告致还南康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传经乡国闻朱陆,并马吾师是弟兄
出处:
送新昌某学师谕告致还南康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汉室尚须垂白召,明时何事拂衣行
出处:
送新昌某学师谕告致还南康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试教别后从西望,还有春风到小亭
出处:
送新昌某学师谕告致还南康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瑶榭琼台望转深,红云穿日散轻阴
出处:
次日复酌于邻舍登飞来山访浮峰上人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天留霁雪教人赏,地放寒梅要客寻
出处:
次日复酌于邻舍登飞来山访浮峰上人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阅岁已知频改易,逢时何处不登临
出处:
次日复酌于邻舍登飞来山访浮峰上人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悟来自笑浑多事,何用题诗在碧岑
出处:
次日复酌于邻舍登飞来山访浮峰上人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十载棠阴满郡中,更惭桃李倍春工
出处:
赠李辽东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江南高枕新司马,辽左长城旧总戎
出处:
赠李辽东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笳吹閒飞芦渚月,楼船时泛锦帆风
出处:
赠李辽东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太平坐致今如此,犹费深筹尽烛红
出处:
赠李辽东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南浦雄州开水上,高台积翠绕天涯
出处:
登滕王阁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匡庐地远连秋树,荆楚山长入晚霞
出处:
登滕王阁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新阁不巢唐幕燕,莫林多下汉江鸦
出处:
登滕王阁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归船便取章门路,西去郊原日易斜
出处:
登滕王阁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年来日日风清日,今日风清更可人
出处:
人日立春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遥献美汤怜送节,更闻金胜簇新春
出处:
人日立春
作者:
徐渭
朝代:
明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
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
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