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绍兴朝士
绍兴某贵人
绍兴选人
绍兴道人
绍兴道者
绍圣时人
绝恂
续雪谷
维极
绵愉
绵竹山人
绿珠
缙山辛某
缪万年
缪九畴
缪仲诰
缪侃
缪公恩
缪宗俨
缪宝娟
缪岛云
缪彤
缪徵甲
缪志道
缪思勃
缪思恭
缪愚孙
缪慧远
缪抡俊
缪曰芑
精选古诗
泰山纪游四首
大明湖绝句
大明湖绝句
大明湖绝句
大明湖绝句
五月十二日香界寺遇雨骤风遂霁
夜由香界寺陟宝珠洞望月
五月二十日归自西山始逢大雨
古诗名句
蟋蟀生愁浑寂莫,芙蓉何意更风神
江边病客终违俗,河内凶年愧食新
闻道蛾眉当北去,汉家物色恐亡真
露下江蓠绿似春,寒潮西去打城频
青山旧锁吴宫恨,白浪疑归胥庙神
返照回鸦楸叶净,孤舟闻雁荻花新
玉箫明月成追忆,归梦纷纷记未真
花柳曾沾辇路春,登高谁赋黍离频
查古诗
搜索
董烈妇行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
大壑松不彫,高山石不朽。
覆载无改易,世有董烈妇。
烈妇王氏名桂芳,十七嫁与董家郎。
董郎卧瘵一年死,烈妇呕血手敛藏。
当时信誓对日月,谁能上掩日月光。
死生契阔志不违,老姑无依老母嫠。
母与烈妇伯父期,他年徐与重结缡。
为言汝婿昔僦居,婿死居停主人将夺之。
汝曷来归予汝栖,与汝伯父相因依。
烈妇闻命志益悲,未闻太行王屋曾为愚公移。
天地生我死我自有处,何有一撮茅土为穗帷。
啼眠风洒洒,母日护之不少舍
。
后数日母去,谓:汝送我而后返,吾不汝诈。
妇勉从母归,稍进一饭喀喀哽塞不能下。
长号浪浪泪满把,投匕曰我去,母复送之野。
烟云惨澹日一抹,宣公桥下水泼泼。
妇云母乎河水清且沦漪,吾往从之乐不可遏。
母闻惊绝色惨怛,大呼褰裳不可脱。
渐台水深濑水阔,断萍茫茫强令活。
去矣还复入君门,抱君灵主哭愬君。
君神在木闻不闻,肉摧血裂魂纷纶。
母去儿解防,儿身终自妨。
儿有十尺麻,为君系三纲。
粗粗髽绖移在脰,玉质高县几筵右。
手持元气还乾坤,青天增高地增厚。
是时妇年才十八,英风烈烈塞宇宙。
呜呼十五国风一共姜,南朝惟见李侍郎。
忠节不但臣妾庆,为尔君夫何独幸。
恺悌君子洪嘉兴,二年一日风教行。
为尔成坟敕埋玉,彤管有绎光荧荧。
岂徒肇家声,岂徒信乡俗。
歌谣长吏泽,爱戴国家福。
慰存尽封恤,树劝望旌复。
呜呼天下多美人,人百其身倘可赎。
诗句欣赏
MORE+
自是丛中看不定,却缘红白太分明
出处: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溪南云隔数青峰,别馆秋光也自浓
出处:
小雨约李克正过池上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细雨不嫌沙路湿,明朝池上看芙蓉
出处:
小雨约李克正过池上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涧底石花青的的,水边杨叶绿疏疏
出处:
出溪四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茅檐过午犹闻碓,钓艇出溪初得鱼
出处:
出溪四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浅水白沙明可数,深溪黄叶静初闻
出处:
出溪四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客心閒得无聊赖,大似幡竿岭上云
出处:
出溪四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岸上芙蓉数尺高,閒居风物苦相遭
出处:
出溪四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兴来不用频携酒,临水看花也自豪
出处:
出溪四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潺潺陂水落沧湾,行子经年且未还
出处:
出溪四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千里赣江何处是,断肠空见越王山
出处:
出溪四首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白云峰前溪水东,夜深云气白如虹
出处: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青山北岸当时见,多在月明寒雾中
出处: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鸡犬萧萧入翠微,不愁山雾湿人衣
出处: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水边杨柳因风落,松下閒云尽日飞
出处: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引泉近注白云根,斸地新成翠竹园
出处: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为惜苔痕斜贴石,爱因松树特开门
出处: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东篱把菊陶元亮,北渚搴兰楚屈平
出处: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几曲清歌一壶酒,高情元不累虚名
出处: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霏微夕雨沾林润,掩冉晴云傍水閒
出处: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覆载无改易,世有董烈妇。
烈妇王氏名桂芳,十七嫁与董家郎。
董郎卧瘵一年死,烈妇呕血手敛藏。
当时信誓对日月,谁能上掩日月光。
死生契阔志不违,老姑无依老母嫠。
母与烈妇伯父期,他年徐与重结缡。
为言汝婿昔僦居,婿死居停主人将夺之。
汝曷来归予汝栖,与汝伯父相因依。
烈妇闻命志益悲,未闻太行王屋曾为愚公移。
天地生我死我自有处,何有一撮茅土为穗帷。
啼眠风洒洒,母日护之不少舍。
后数日母去,谓:汝送我而后返,吾不汝诈。
妇勉从母归,稍进一饭喀喀哽塞不能下。
长号浪浪泪满把,投匕曰我去,母复送之野。
烟云惨澹日一抹,宣公桥下水泼泼。
妇云母乎河水清且沦漪,吾往从之乐不可遏。
母闻惊绝色惨怛,大呼褰裳不可脱。
渐台水深濑水阔,断萍茫茫强令活。
去矣还复入君门,抱君灵主哭愬君。
君神在木闻不闻,肉摧血裂魂纷纶。
母去儿解防,儿身终自妨。
儿有十尺麻,为君系三纲。
粗粗髽绖移在脰,玉质高县几筵右。
手持元气还乾坤,青天增高地增厚。
是时妇年才十八,英风烈烈塞宇宙。
呜呼十五国风一共姜,南朝惟见李侍郎。
忠节不但臣妾庆,为尔君夫何独幸。
恺悌君子洪嘉兴,二年一日风教行。
为尔成坟敕埋玉,彤管有绎光荧荧。
岂徒肇家声,岂徒信乡俗。
歌谣长吏泽,爱戴国家福。
慰存尽封恤,树劝望旌复。
呜呼天下多美人,人百其身倘可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