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杨梦符
杨椿
杨楷
杨槱
杨模
杨横
杨樵云
杨正伦
杨武仲
杨毓秀
杨毓贞
杨氏
杨氏妇
杨民仁
杨永节
杨永芳
杨汉公
杨汝南
杨汝士
杨汝燮
杨汝谐
杨汝谷
杨沂孙
杨泉山
杨法
杨泰
杨泷
杨泽民
杨洵美
杨济
精选古诗
哭天瑞
哭天瑞
哭天瑞
十六夜
董启之按滇过鄞省母夫人焚黄于父墓作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章赠之
董启之按滇过鄞省母夫人焚黄于父墓作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章赠之
董启之按滇过鄞省母夫人焚黄于父墓作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章赠之
董启之按滇过鄞省母夫人焚黄于父墓作难将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章赠之
古诗名句
迈禹步、辛勤正八风
喜三门高锁,碧波清晏,二川分导,积石从容
九里滋膏,六亲惠泽,无复流离道路中
吟望处,正天街箫鼓,喁唱声同
乐府遗篇慨劫灰
靓妆按曲久沉埋
移宫换羽谁真赏,赓韵嗣音待品裁
寻变徵,问金徽
查古诗
搜索
解嘲诗(并序)
作者:
屠滽
朝代:
明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诗句欣赏
MORE+
调谐金石契,气霭兰言吐
出处:
陪欧桢伯集黎惟仁对江楼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既酬翰墨情,亦协江湖趣
出处:
陪欧桢伯集黎惟仁对江楼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终虞饥渴驱,丘壑乖余慕
出处:
陪欧桢伯集黎惟仁对江楼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蔼蔼青阳暮,赫赫朱夏初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春荣既飙逝,炎景亦微嘘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门巷罗灌木,左右带清渠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叶密翳鸣蜩,萍开戏跳鱼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此时蓬蒿人,揽卷惜居诸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扫径期求羊,耦耕待溺沮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小技呈蝌蚪,大器愧璠玙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徒慕任公钓,独守班生庐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闻君卧南郭,遂与世情疏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蚤结云霞想,备得金庭书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愿分白石髓,携手青龙车
出处:
首夏濠上呈黎惟仁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庄周钓濮上,陈平隐负郭
出处:
答陈梦觉隐君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汉业尚未兴,楚相反见薄
出处:
答陈梦觉隐君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我本岩居子,穷元探虚廓
出处:
答陈梦觉隐君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至理谅无遗,中情惧斯怍
出处:
答陈梦觉隐君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时有上代人,投我以金错
出处:
答陈梦觉隐君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挟术以屠龙,携经如相鹤
出处:
答陈梦觉隐君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