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崔㟆
崔一鸣
崔与之
崔中
崔五嫂
崔亘
崔仲容
崔仲方
崔何
崔信明
崔元略
崔元翰
崔元范
崔光玉
崔光笏
崔全素
崔公佐客
崔公信
崔公度
崔公辅
崔公达
崔兴宗
崔冕
崔十娘
崔华
崔唐臣
崔善为
崔国因
崔国辅
崔圭
精选古诗
流连乐
徽严道中
塘上闻兰香
寄履斋
题花木翎毛画二首
题花木翎毛画二首
岳阳晚兴四首
岳阳晚兴四首
古诗名句
我梦刘桥花正艳,一溪绿映半村红
我是一片云,友风而子雨
上摩霄汉星,下渥郊原土
我是一片云,曾触九溪石
冶融红白花,严涧流酣碧
我是一片云,垂天百丈裙
堪系仙人腰,却堕东海濆
我怜并肩人,频年殊怏怏
查古诗
搜索
解嘲诗(并序)
作者:
屠滽
朝代:
明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诗句欣赏
MORE+
江门洗足上庐山,放脚一踏云霞穿
出处:
示诸生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大行不加穷亦全,尧舜与我都自然
出处:
示诸生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大者使问跃与潜,守身当以藩篱先
出处:
示诸生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世间膏火来熬煎,市朝名利相喧填
出处:
示诸生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百年光景空留连,丈夫事业何由宣
出处:
示诸生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昔者绿鬓今华岭,呜呼老去谁之愆
出处:
示诸生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碧玉丈人天性直,长以语人人不识
出处:
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胸中一部莲华经,江云浩浩江泠泠
出处:
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时取黄鹤楼中老铁笛,傍崖吹之,江神敛衽无人听
出处:
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安得张乖崖,来分与衡山一半,今日在衡山,为我作粥便是当年事业成
出处:
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先生大事久未襄,造次千人不启齿
出处:
与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先生老穷旋涡佛,灭顶惊心罗汉水
出处:
与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麦舟遇我盖非难,凶岁探囊诚未易
出处:
与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佳城许让白牛冈,借助希微非我意,为我寄声谢韩子
出处:
与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纷纷薄俗古今然,所幸男儿穷有志
出处:
与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后山之后岂无人,百丈中流看砥柱
出处:
与谢天锡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黄云山人风韵奇,击壤亦唱尧夫诗
出处:
民泽自白沙馆告还谒母故以归为望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顷者省母增江湄,梅花雪月如见之
出处:
民泽自白沙馆告还谒母故以归为望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西风千亩稻垂垂,再把葫芦斩缠归
出处:
民泽自白沙馆告还谒母故以归为望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山门莫作儿女态,阳关三叠走嘘唏
出处:
民泽自白沙馆告还谒母故以归为望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